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MEMC略為雞肋?高刷屏普及還得靠內容和AMOLED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智慧手機與PC的最大差異在於機構空間有限,以及散熱與電源設計方面的難點,因此大多搭載高刷新率螢幕的手機選用相對較為節能的AMOLED面板。同時,由於雜訊回避以及雜訊處理技術的開發成功,120Hz顯示刷新率跟270Hz多指觸控報點率已經是目前量產產品的標的,加上OLED的顯示回應時間基本上不會構成瓶頸,因此目前在高刷新率螢幕上AMOLED面板確實比LCD保有較多的優勢。

目前而言,LCD的響應時間慢和功耗高是LCD在移動端體檢較差的主因。由於液晶的回應時間遠遠慢於OLED的回應時間,當液晶的響應不夠快時,會產生“拖影”現象,對於高速動態畫面視效上的舒適性就會大打折扣。貢振邦認為,如何將過去在大尺寸LCD螢幕上實現高刷新率的技術“低成本”且“低功耗”的在手機上實現,縮短手機LCD的液晶回應時間但又不能影響觸控的工作時間,能與剛性AMOLED On-cell競爭,是未來的手機LCD高刷新率螢幕的關鍵。

另一方面,LCD回應時間慢出現拖影的情況也能通過技術手段去改進,胡樂民表示:“OLED最基本的優點在於其發光模式,在實現高刷新率時展現優勢,這是現階段的科研技術,LCD面板未能做到的。至於LCD拖影嚴重的情況,則可以透過IC設計及背光控制有所改善。”
但由於同尺寸的AMOLED面板成本也普遍遠遠高於LCD面板,因此,在從普及的角度去考慮時,高刷新率的LCD螢幕在移動市場仍有發展空間。比如在去年年底發佈的紅米K30,其搭載了支援120Hz刷新率的6.67英寸LCD螢幕,售價僅不到2000,這標誌著高刷新率螢幕的成本已經足夠低至進入下沉市場。

“從終端的角度思考高刷新率屏體在應用上的價值,2020年大部分中高階手機的設計會支援5G通信,加上高階的處理器平臺幾乎已成高階手機的標準規格,所搭配的面板也不外乎是LTPS TFT In-cell LCD、剛性On-cellAMOLED以及柔性On-cell AMOLED,實現高刷新率的硬體基本上已經備齊,因此只要晶片方案能實現高刷新率,終端即可僅增加極小的成本來實現高刷新率的遊戲應用,對消費者跟終端廠商是一項雙贏的方案。”

因此,對於高刷新率螢幕在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貢振邦也不認為成本會對此產生障礙:“成本跟軟體的適配性個人認為並不會造成未來高刷新率手機普及障礙,畢竟需求存在的前提下,開發低成本的供給方案本來就是產業鏈中各環節自己會去找突破口的工作。目前AMOLED面板已能實現高刷新率的應用,相信後續內容的豐富化應該很快就能實現了。”

確實,內容跟不上技術推進速度一直以來是顯示行業的一個痛點。從1080P到4K再到8K,顯示面板解析度越來越高,但內容卻難以跟上。在2012年,康佳發佈了中國第一款4K電視,而直到8年後的今天,主流影視以及線上視頻資源仍是1080P,更不用說60FPS以上的高幀率視頻。

儘管視頻資源匱乏,但電視廠商們為了使低幀率的視頻也能給人以良好的動態觀看感受,採用了MEMC技術。部分手機廠商也從提高消費者體驗的角度入手,為搭載高刷新率螢幕的手機引進了MEMC影像處理晶片。MEMC(Motion Estimate and Motion Compensation)指的是如果信號源的顯示幀率低於顯示硬體可實現的幀率時,透過內插畫面幀的技術將畫面幀率補足,如此可以改善因為信號源顯示幀率不足造成高速動態畫面視效模糊的困境。

對此,貢振邦認為這只是一個過渡方案:“未來高刷新率的手機搭配5G的普及,高速動態的視頻畫面或遊戲畫面的幀率相信會得到大幅改善,另外隨著半導體制程技術的演進,GPU的能力未來勢必快速提升,搭配GPU以及AP的處理技術,有機會取代MEMC獨立晶片成為未來手機上的新方案。”

胡樂民則對此抱有相同看法:“MEMC獨立晶片只是折衷方案,最終用家會追求真正的科研產品以滿足需要。”

不過,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顯示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技術先行,擁有了大量的設備基礎,才能反推相關內容資源的發展,以迎合用戶需求。某手機品牌產品經理林文真向記者表示:“120Hz只是一個硬體指標,不斷的構建內容生態更為重要。目前有一些網路視頻平臺已經開始支援高幀率內容,遊戲方面很快也會適配市面上120Hz的遊戲。”

所以,高刷新率螢幕作為在移動端設備剛剛開始大量應用的技術,想要完全普及到所有設備上,這必然是一個從高端滲透到低端的過程,目前談論還為時尚早。總體而言,高刷新率螢幕後續的發展還將由消費市場來決定。經過在高端產品上的應用受到消費者認可後,高刷新率將緩慢地從彈性需求轉化為剛性需求,這個過程亦將影響顯示產業鏈的進化。相關觸控以及顯示驅動IC廠商產品趨向支援高刷新率下,晶片價格或會進一步下探。

而在LCD與AMOLED的選擇上,貢振邦一針見血地表示AMOLED面板的普及就是高刷新率螢幕的普及。實際上,在移動端上,採用AMOLED面板的趨勢也在不斷加速。根據中國信通院發佈《中國手機產品交互載體特性監測報告(2019年第四期)》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上市的手機中,AMOLED螢幕占比接近20%,而這個資料在一年前才剛剛超過10%。相信在AMOLED價格進一步下行,5G帶領的移動網路內容品質提高下,高刷新率在未來幾年中將會如同如今的“全面屏”一般,成為移動端設備的重要基礎指標。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