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印度與中國大陸之雙邊經貿關係問題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資料蒐集:印度/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經濟組

文章分類:當地商情

檢視日期:2020-06-20

印度經濟時報於本月16日報導前印度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大使Jayant Dasgupta對印中經貿關係提出看法,要點如下:

 2019年11月印度宣布退出RCEP談判,並認為中國大陸對印度優先關切議題,例如貿易赤字、貿易救濟等,並未給予支持或展現彈性。雙方在貿易歧見下,又適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漸嚴峻,印度指控中方蓄意隱報及傳播疫情,加以印中在邊境拉達克(Ladakh)地區衝突日漸緊張,該等事件增添印中經貿關係之變數及互相不信任。為擺疫情期間,對中國大陸進口之高度依賴風險,印度積極推動「自給自足計畫」提升國內製造能力。惟在上述政經氛圍下,印度社群媒體以協助印度本地產業發展,更號召抵制中國大陸產品、APP軟體等。印度政府亦一再重申自給自足計畫,不在於提倡貿易保護主義,亦未針對中國大陸或他任何國家,惟反中聲音仍持續不斷。

就貿易法律面,中國大陸為WTO會員,印度給予自中國大陸進口產品最惠國(MFN)之待遇,在WTO規範下,無法單獨針對中國大陸產品提高關稅,除印度產業受到損害時,採取反傾銷、防衛、平衡稅等貿易救濟措施外;因此,使印度成為WTO會員中使用反傾銷及防衛措施最頻繁的國家之一。若印中關係持續惡化,或許印度可以WTO法律程序片面取消給予中國大陸之MFN待遇,如同現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之經貿關係,亦並非雙方所樂見之情況。雙方唯有以對話方式尋求解決雙邊貿易問題。此外,印度與中國大陸等6個已簽署「亞太貿易協定(APTA)」,APTA協定之貿易開放程度甚低,即使終止在APTA協定對中方之承諾,仍無助於降低對中國大陸進口產品之高度依賴。

在推動印中雙邊貿易朝正面發展方面,D大使認為,印度出口中國大陸仍以生產之原物料、物資為主,如鐵礦砂、農產品等,工業用成品仍集中於低附加價值之貨品。印方唯有提升創新、研發等增加製造能力及產品競爭力。對印度而言,對中貿易赤字不斷增加,其市場進入又存在諸多非關稅貿易障礙(NTB)影響印度具競爭力醫藥、農產品、食品等出口機會,建議雙方可經由對話機制予以解決。

在投資方面,目前中國大陸在印度投資金額約80億美元,主要在數位服務及新創產業(Startup),製造業則有逐漸增加之趨勢,尤其手機及耐久消費財。吸引中國大陸之投資,有助於降低雙邊貿易赤字,以及協助印度產業融入全球供應鏈。D大使續表示,印度需以有效方式達成自給自足之目標,除上述吸引投資帶動外,亦可就出口具競爭力及於國內需求市場具規模之重點產業,提供符合WTO規範之協助企業之優惠方案,例如印度政府針對電子產業提供之「生產連結獎勵計畫(PLI)」等。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