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研發進度加速 Mini LED的存在價值並非過渡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雖然相比OLED,Mini LED在成本上有一定優勢,但對於LCD,Mini LED的成本仍然較高。同時,從顯示效果來看,Micro LED技術才是最終的追求。面對MiniLED屬於過渡技術的疑慮,導致產品週期的不確定性,也讓許多從業者擔憂。

針對成本,秦鋒表示:“隨著規模和用量的增長,量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同時隨著技術的提升和器件結構的創新,將帶來用量的減少進一步降低成本,這是一個正回饋的過程,要看資源投入是否會越過臨界點。”

秦鋒還補充到:“天馬在新技術領域一直保持大力度的投入,並且這幾年也產生了非常明顯的效果;Mini LED我們從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技術佈局,首先從LCD的背光開始切入,分別開發了無源方案、有源方案,優化了堆疊結構,驅動演算法,取得高品質的同時改善Mini LED在功耗、成本、良品率等方面的不足,目前已取得較好的效果。”

隨著中國外LED廠商的積極佈局,加上下游各大知名應用終端廠商的積極參與,已經極大的加快了Mini LED的研發進程,相信很快便能越過臨界點,成本迅速降低。加上蘋果的帶動作用,對Mini LED的生產形成正回饋,促進行業的快速成熟。

從技術的發展角度來看,Mini LED的誕生是由於Micro LED技術還未成熟,退而求其次,因此誕生了Mini LED。即有人認為Mini LED只是中間的過渡技術,在Micro LED成熟前的替代技術。

對此,郭恒認為:“行業關於Mini LED暫未有官方定義,我們所講的Mini LED是根據應用場景的點間距來定義,將P1.0以下到P0.1的間距定義成Mini,最開始Mini定義為有可能是過渡性產品,因Micro在技術、行業及週期上短期內難以實現商業化,現在看來我們認為隨著整個應用市場打開後,產品存在週期會比較長,Mini可能不是過渡品,而是進入市場主流產品。”

天馬微電子則認為Micro LED何時上市還不明確,秦鋒表示:“Mini LED兩個用途:LCD背光與高精度的直接戶外顯示;Micro LED是直接用於顯示的技術,成本要求與生產工藝跟Mini LED差異很大,Mini LED類產品還是會長期存在,而Micro LED的技術程度比較低,大規模應用於產品的時間點目前還不明確。”

相比OLED,Mini LED的同類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本優勢,如基於Mini LED的4K電視,65寸售價14000元,而同樣規格的OLED電視價格達到30000元。但對比LCD,想要在成本上佔據優勢,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努力。

Mini LED作為Micro LED的前鋒,但目前來看MicroLED的製作難度仍然很大,技術尚未成熟,因此長期來看,Mini LED是此階段最優的選擇,從各大企業紛紛加大對Mini LED的投入便可見一斑。今年並非是MiniLED技術過渡的一年,而是Mini LED爆發的元年。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