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產官學協力助推 機械業可望平步青雲
CTimes陳念舜 報導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適逢近年來工業4.0潮流在台灣已藉智慧機械政策逐步落實於應用之際,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也不吝分享於智慧製造領域知識。在日前發表由經濟部領軍,與工研院、資策會、精機中心和金屬中心等法人打造的公版「智慧機械雲端平台」合作,進而形成「台灣機械雲」,能讓機械業者皆平步青雲,加速邁向2兆元產值目標。

尤其因應現今台灣機械業正面臨長遠看來訂單複雜度增加、交期縮短等,造成產業競爭激烈的各項挑戰,如何讓生產線上的機器人和設備維持可靠永續運作,將對於業者競爭力有重大影響。而智慧製造又是台灣機械業未來核心競爭力所在,如何透過智慧機械同步發展,是機械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之一。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認為:「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從需求端出發,但要邁入智慧製造之前,首要仍應先做好智慧機械!」因此在該公會去年發表的《智慧機械白皮書》中,便為業者陸續訂出短中長期目標。

首先期許在短期內,將新舊機台連網,加強可視化、蒐集稼動率及異常監控等資訊;中期希望加速發展感測器與機械雲;進而到了進入長期階段時,還能透過工研院等研究法人單位,協助機械業打造工業等級的感測器和雷射技術應用,藉此提高加工精度並縮短工時。柯拔希坦言:「這次發表的公版機械雲,就是呼應白皮書裡的中期目標,再利用法人單位開發的軟體加值遠端服務、生產資訊蒐集與傳遞、故障預知排除等服務。」

工研院進一步指出,該平台除了可解決現今機械雲彼此不相容,導致不同開發者的軟體服務難以共存使用,推遲產業轉型物聯網、雲端服務腳步。未來還將有如智慧型手機商店App Store一樣,建立雲端應用服務的標準化開發、上架、訂閱、銷售機制;進而簡化軟體開發、售後服務、系統維護流程。「有別於過去開發商須派人到使用者廠區內花費1~2天安裝軟體,現在則可省下繁瑣手續,只要透過平台下載,約10mins左右就能完成。」

目前機械雲已有約20個軟體上架,領域涵括:資料蒐集、數據分析、設計開發等通用性軟體。包含工研院製程診斷系統,當系統聽到設備出現異音時,即可判斷可能出現異常並告知使用者,大幅降低對產能影響;還有設備生產履歷系統,以完整保留機械產品製造過程中的所有資料,讓使用者一目瞭然。並在會場外設置了實體展示區,陳列了與感測訊號、資料擷取、智慧機上盒(SMB)及VMX & App Store等相關軟硬體解決方案。

在後續座談交流會上,還安排由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台灣微軟公司副總經理李啟後、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營運長蔡明順,分別從產業、技術、人才、資訊等4大構面座談交流。柯拔希期待透過台灣機械雲成果發表,不僅可為台灣機械業揭開智慧製造的序幕,還能讓產官學研有更多合作機會,共同「以智慧機械驅動智慧製造,讓台灣機械產業再次偉大」。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