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將就如何降低手機及電子產品生產成本及增加出口,向印度政府提供建議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由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執行長Amitabh Kant所領導的一個委員會,最近將就如何降低印度手機及電子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出口以與中國大陸及越南競爭,向印度政府提供建議。設立該委員會係因印度政府前曾實施的手機分階段製造計畫(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e, PMP)成效不彰,雖然手機本地生產量快速增加,但進口量亦同時提升。

2010年印度手機生產量為1億4,000萬隻,雖然主要是基本款低價手機,但仍高於越南的3,800萬隻,至2017年兩國生產數量已相當。若單以手機出口值來看, 2010年越南出口量為23億美元,2018年已成長至490億美元;至於印度,自Nokia關閉位於Tamil Nadu州的工廠後,出口金額由40億美元高峰開始下滑,至去(2018)年才回復到27億美元。越南不僅手機出口遠遠超過印度,其他電子產品亦是如此,自2010年起印度電子產品出口值一直維持在50億美元左右;越南則從2010年的36億美元快速增加至2018年的345億美元,成長近10倍。

正值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之際,許多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大型國際企業紛紛開始尋求轉移生產基地,其中越南受到最多青睞,印度也希望能分一杯羹。根據資誠會計師事務所(PwC)的報告指出,越南針對轉移生產基地的大型企業分別提供15年10%及10年20%的優惠公司稅率,部分高科技公司甚至可取得更佳優惠,例如前4~5年免稅,之後10年5%,接續20年則為20%,相較之下,大型企業在印度投資則須付高達43.68%的公司稅。

雖然中國大陸仍占有全球60%的手機出口市場,但越南已快速崛起,占10%,因此主要大廠如Samgsung、Nokia、LG等都已至越南設廠。根據研究指出,印度手機製造成本較中國大陸及越南高出12~18%,雖然印度人工成本較中國大陸低,但僅此因素並不足以吸引大廠將生產設備移往印度。

雖然去(2018-19)年度印度電子產品出口成長超過38%,但由於基數較低且進口量亦同時增加,因此對降低整體貿易赤字幫助有限,根據DGCIS統計資料,去年度印度電子產品進口量為555億美元,成長8%,出口則僅有84億美元,尤其本地附加價值仍然偏低,僅占15~18%,許多零組件及半成品仍仰賴進口,僅在本地組裝後出口。

 印度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副董事Tarun Pathak表示,雖然中國大陸在整體技術水準、基礎建設及製造效率仍然領先,但越南在勞工及生產成本上較中國大陸具有競爭優勢,且越南已與多個國家簽署12項自由貿易協定,提供投資者更多的租稅優惠。印度國際商會(ITC)總裁Vikramjit Singh Sahney表示,越南是高科技公司、通訊及製造業投資首選,至於印度在總理莫迪大力推動的「在印度製造(Makke in India)」政策,必須提升、改善基礎建設以符合投資者需求,並隨著產能增加設法讓出口更為便捷,使印度成為對非洲供給的出口中心。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