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台灣科技人才面臨斷崖式下墜!科技大老:教授應用特殊年金制攬才
數位時代王郁倫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台灣科技力正在流失!資工系博士班人數正在銳減,教育部統計,2018年在讀的博士生人數比8年前少6,000人,不僅學生人數變少,教授也紛紛出走,憂心國家競爭力流失,18位工研院院士罕見大動作連署做了什麼呼籲?

台灣正面臨高科技人才荒,博士班科技人才2018年在學人數比7年前少近6,000人,減幅達四分之一,加上因年金改革,台灣教授薪資僅是新加坡及香港的1/3~1/4,憂心人才出走,18位工研院院士罕見聯署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建議書,呼籲立法修法建立攬才及教授特殊年金制。

台大、清大與交大,台灣引以為傲的高等學府教授們正出現一波出走潮,18位工研院院士為此連署簽名請願,包括史欽泰、朱志洋、宋恭源、林本堅、林書鴻、施振榮 施崇棠、苗豐強、孫弘、高英士、張有德、陳興時、陳顯彰、黃民奇、蔣尚義、鄭崇華、盧志遠、盧明光等大老力。

教授薪資過低,特殊年金制度補強

「目前大學助理教授的起薪只有星、港等地的1/3-~1/4,資深教授的薪資更是缺少彈性。」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發出台灣「科研與高教革新」建議書中,直接寫明台灣高等學府教授的薪資困境,這也讓教授在面對國際院校招手時,難敵吸引力。(為國家科技把脈,張忠謀給兩帖藥:做基礎研究、培訓AI人才

台灣視中央研究院、大學教研人員的定位是「準公務員」,年金設計也類似,前交大校長張懋中接受《數位時代》訪問直言,年金改革過程中,教授薪資受影響度相當大,從年資跟基數兩條件而論都不利。

他解釋,念完博士到升任教授期限長,年紀比具備中小學教師資格要長,導致退休前服務年資相對其他教職短,年改後,薪資也被砍兩至三成,這樣的教授薪資條件,比澳門少50%,中國給的薪水更是台灣3~4倍。

現在制度是升任正教授後,薪資就到頂,所有教授薪資算法一致,也因此18位大老呼籲,在現在「均平式」的年金結構上,考量國際競爭、科技產業因素,應該設計特殊的、附加的高等教研年金。

「美國加州大學也是這樣的做法。」張懋中解釋,特殊年金制可分10等級,讓優秀的教授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每三年透過考核評比,加薪10%,換言之,若10等級通過後,正教授的薪資可比初任教授時成長一倍,縮減跟他國高教薪資差距,吸引在國外唸書高教人才回台任教。

博士生下滑,資通人才現危機

台灣不僅少子化,還面臨人才外流壓力,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統計,2018年台灣人才吸引力排名持續滑落,薪資競爭力是關鍵之一。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明確,但第四次工業革命需要充足人力資本,但台灣14歲以下人口逐年下降,意味未來台灣大學人口下滑,科技類又以工程跟資通訊人才下降最多,博士生下降趨勢更是明顯,如何留才攬才成為大難題。

18位大老聯名指出,現今台灣高等科研、教育有四大嚴重問題,包括「大學招生的缺口」、「科技產業的危機」、「薪資結構的困境」、「不友善的人才環境」等,人才危機、少子化缺口、產業振興等面向,都需要通盤、勇敢尋求突破,否則將影響未來百年的競爭力。

台灣少子化的衝擊到底多嚴重?根據統計,2010年度僅不到16萬出生嬰兒,這些小朋友今年9歲,10年後這批人將近入大學就讀。

廖俊智指出,30年前全球化不明顯,當年的9歲兒童人數是現在的三倍,也就是說,台灣若只依賴台灣的人口,未來人力會比現在少掉三分之二,30年前人才移動不明顯,全球化不強,未來這16萬人大學畢業後,有三分之一不在台灣工作,或許會將更嚴重,也因此,台灣人才政策上,攬才會比育才更重要。

責任編輯:蕭閔云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