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AI成為醫師最佳助手,廣達林百里點出人工智慧的精髓所在
數位時代簡永昌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人工智慧(AI)不是一個存在產品標籤上的噱頭,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用「以人為本」點出人工智慧最有價值的核心所在,其中醫療產業就是顯著的例子。

人工智慧在台北刮起一陣炫風,昨(17)日信義區的一處商辦大樓裡,廣達集團的創辦人林百里正以「 More Human-Centric AI will help the world more (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慧更能幫助世界)」這句話,為AI議題的講座畫下結尾;無獨有偶,在信義區另一側會議中心裡,由軟體協會主辦的活動中,正展示我國在AI實力上的表現與成果。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經說了這麼多年,究竟還可以有什麼體驗與期待?難道還只是停留在那些貨架上掛滿AI的各式電子產品,但完全不曉得其智慧在何處?或是標榜AI的智慧型手機,可以拍出不會出錯的照片、上傳社群媒體來騙讚,但這類AI應用在這兩場會議中,根本是一碟小菜。

幫助醫生診斷判讀,AI難取代醫生角色

在這兩場會議裡面,不斷出現的概念是:未來將透過各方大數據的蒐集與彙整,讓機器自主學習(Machine Learning),進而提供各種具有人工智慧的協助。舉例來說,醫療產業將是其中顯著的例子之一。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教授Collin Stultz表示,機器學習可以將病患的資料進行整理跟分析,提供醫生具有參考價值的資訊建議,協助病患在治療或是就醫初期,更準確預測可能發生疾病的病灶所在,協助醫生治療以降低死亡率。

Collin教授更強調,人工智慧的出現是站在一個「協助」醫生的角色,它無法完全取代醫生、更不會是維繫醫病關係的正解,人工智慧只是協助醫生在病患資料庫上判讀的不足、利用深度學習將過去所有病患的資料進行分析,協助指出醫師可能會錯失的盲點跟建議,來提高整體醫療品質。

來自Aifred Health新創團隊的技術,規劃將AI用於心理疾病的治療,協助提供醫生一個臨床決策的AI支援軟體,讓醫生能更精準判讀,同時提高治療速度跟效果。目前首發的產品將會是針對憂鬱症的精準治療,並將在今年接受使用簡易度跟雙盲臨床測試。

另一方面,台灣擁有最好的醫療健保資源,背後有強大的數據資料庫。正因如此,AI Labs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表示,要成為孕育醫療產業人工智慧的最佳搖籃,過去AI Labs與台大、北醫等醫院合作,透過技術上導入,協助醫生診斷病患的判讀更精準。像是腫瘤治療,機器學習可以將過去病患所拍過的醫療影像進行紀錄與分析,透過人工智慧提供醫生一個更快速、精準的判讀,醫生也能配合問診跟經驗,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治療病患,並正確找出病灶所在。

解決人類問題,AI協助影音創作、語音辨識

來自台灣的團隊GLIACLOUD就看準現在創作者中,有高達6成4的人表示,影像創作是對他們而言最大的挑戰,因此GLIACLOUD透過影像資料的統整跟語意分析的技術,創作者只要將文字輸入進去,系統能快速判讀文字背後可能需要的影像,進而產出一支圖文並茂的短片,對現在以影音為主的年代來說,是很省時、省力的服務跟技術。

另一方面,AI Labs也為了可以協助聽障朋友能更方便與人溝通,設計一款具有學習能力的語音輸入逐字稿機。用戶只要開啟錄音功能,就能即時紀錄內容,並將內容轉化為文字,AI Labs將它命名為「雅婷」。雅婷可以辨識講者的語氣,且透過機器學習的功能,對於有台灣國語的講者也能夠辨識,這不僅讓聽障朋友可以更輕鬆地與人交談,對於在工作上需要即時紀錄的人來說,也是一大救星。

如同林百里所言,人工智慧需要以人為本出發才能真正帶來有用的影響。AI或許能在某些情況下為生活帶來便利性,但它更需要透過分析大數據並持續學習,提供更有價值和效率的服務,這才是人工智慧最珍貴的地方,也透過以人為本的出發,來解決人所不能及的問題點,讓未來的生活能帶來更多的想像與藍圖。

責任編輯:陳映璇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