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連演算法都寫不出,「防老」成了AI醫療大難題
數位時代吳元熙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認為,AI雖在醫療影像辨識領域有重大突破,卻離預防疾病仍有很大距離,因為疾病發生的原因就像「灰階」,不是非黑即白,更別說「老化」的定義很難讓程式理解。

活得老就是活得好嗎?內政部統計,台灣在2018年3月底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的14.05%,等於每7個人當中,就有一名老人,且以亞洲國家來看,老年人口比率僅次於日本(28%),與南韓(14%)相當。

人工智慧(AI)技術被普遍視為精準醫療的灘頭堡,但面對逐漸衰老的身體,深度學習能幫助銀髮族留住健康生活嗎?

AI防老第一步,找出肌力不足的關鍵

「 醫療AI應用看似很多,不過很少有人做老化研究,因為寫不出演算法、標示(labeling)難度太高。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認為,AI雖在醫療影像辨識領域有重大突破,卻離預防疾病有很大距離,因為疾病發生的原因就像「灰階」,不是非黑即白,更別說「老化」的定義很難讓程式理解。

陳亮恭是國內高齡醫學權威,也是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17日受邀在智榮基金會舉辦的龍吟論壇發表演講,陳亮恭表示,若以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從「功能」面來看老化,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基準;像是「肌力不足」,有辦法透過AI診斷嗎?因為目前要準確了解身體肌肉量,得親自跑一趟醫院量測,這對台灣來說還不算太麻煩,只是相同問題到了國外,就會很難執行。

他心想,是否有可能將抽血當成替代方案?因為,在人類兩萬多個基因裡,有百萬種蛋白質擔任器官溝通橋樑,或許能從中分析哪些蛋白質與肌肉量有關。而透過AI分析交集,陳亮恭發現並命名一種叫「Q7Z2」的蛋白質,在衰弱、無力的人身上,含量確實會偏高。

延緩失智症,「遊戲防老」成新契機

另一方面,由於統計顯示,目前失智症新藥開發失敗率高達99.6%,因此他也積極思考,如何能阻止、延緩失智症發病;透過一千多位、平均73歲的長者參與實驗,結果證實,若經過一年的複合式運動訓練,長輩的體力與腦力皆有所提升。

 

不過陳亮恭認為,這種方式仍需要揪團、人力與財力的方式,無法有效幫助更多老人預防失智症;加上有研究顯示,玩瑪利歐遊戲能增加海馬迴與小腦體積,這也成為他開啟「遊戲防老」的契機,找上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合作,把運動結合遊戲。

「醫師想要的,是如何讓病人更好(better solution not better efficiency)。」他期待,人工智慧在辨識疾病準確率提升的同時,也能夠開創預防醫學的一片天。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