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數位轉型 數位賦能 - 「數位國家、智慧島嶼」 數位發展部掛牌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數位發展部於2022年8月27日掛牌成立,建構全民數位韌性,連結公民與技術,提升產業及安全,加速社會數位發展,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李理事長特於8月31日率隊前往拜會,成為部長第一個接待的公會團體。理事長向部長說明,過去三年因為疫情的影響,電電公會有更多的時間與心力關注台灣產業發展,公會發現有三個「不夠」:第一個是對半導體的關注不夠,半導體是護國神山,也是全球最關注的焦點產業,電機電子業卻離它很遠,過去公會跟客戶鏈結,從客戶那裡知道市場發展,捨近求遠,半導體是跟更前沿的市場一起,關注會有一定的幫助;第二個是對中南部的關注不夠,特別是南部,過去產業集中在北部、海外發展,南部近來有很多新的布局,值得大家關注;第三個是產業的部分,電電公會涵蓋ICT 的資訊、通訊、電機、電子,上、中、下游,這三年中發現另外一塊也許比ICT產業更大的領域,但幾乎是沒有人關注,也就是在ICT相關的軟體與應用服務。

政府在Digit+目標2025年數位經濟規模擴張到6.5兆元,在數位經濟結構方面,數位製造業占55%、數位服務業占45%。依工研院統計,2021年台灣生產ICT硬體達新台幣10兆元,其中4兆元為半導體,但在數位服務的部分,到底有多大?2.1兆元是不是目標?工研院、資策會每年出版的年鑑建議數位發展部,對數位硬體、數位軟體在數據上可以有整合,並且有更大的目標。

三個ICT +
硬體產業未來有三大發展性,ICT+第一個是電動車,做零部件、次系統;第二個是ICT+BIO,現在與生策會合作,在醫療科技和智慧養護,偏鄉相當缺乏數位助手;第三個是與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李英珍理事長的合作,以前稱作工業電腦,其實是智慧產業電腦,由台灣至少30年資歷的公司所組成,具有深度跟未來性,公會與協會雙方在2020年12月結盟,有機會在未來共同發展與合作。

智慧產業物聯網協會協會
李英珍理事長表示,協會有兩個主軸,一個是讓產業鏈深耕在跨領域場域,另一個是推動ESG。我們的產業會互相競爭也會互相合作,大家會坐在一起討論交流,這是相當難得的地方。除此之外,材料、零組件業者也加入來學習如何服務及應用。數位轉型與智慧化到最後就是元宇宙,應用到工廠的學習、訓練、採購及生活、娛樂、醫療,裡面所有的運作幾乎都靠工業電腦的應用服務來完成;去(2021)年成立後,有四個主軸在推動:智慧城市、智慧製造、共用材料、綠能ESG。

企業最重要的是先數位化,之後才能數位轉型走向智慧化,我們公司用數位化作管理,不論是單一部門、跨部門的溝通及管理都有相對應的軟體,同仁可以自行成長學習。在跨領域部分,以工業電腦為核心,5G、6G、運算、資料收集也都與工業電腦有關,提供給上游的零件廠商、PCB廠商,最近與新創合作,將工業電腦運用在充電樁上,目前大家只是狹隘地看到工業電腦產值約新台幣3,000億元,廣義來看智慧電腦物聯網應該擴大三至五倍。台灣的工業電腦加起來是全世界第一,其實我們就是產業電腦。未來將與電電公會連結,相互協助支援合作。

從數位科技到系統整合
兩年前,電電公會與工業局草創「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5G帶來的已經不只是通訊,而是全面性帶動數位轉型的改變,從A到F的數位科技都會涵蓋,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端)、D(大數據)、E(邊緣運算)、F(工廠),國際知名公司也是循著這個軌跡發展,從基本雲端服務到大數據再到AI分析,前走向應用需要邊緣運算,5G在ORAN架構下,CT+IT+OT進到工廠、到醫療、到金融等等場域,在智慧科技發展下整合變得重要,橫跨不同工具、平台,從硬體到軟體,在場域中將各種智慧科技鏈結起來,數位化在中間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全世界新台幣1.7兆元的資服產業,台灣只有100億,數位發展部是很重要的推手將台灣增加。電電公會協助產業發展數位轉型、系統整合、數位化應用與新創合作,這兩年來也推動「ROOT OF TRUST 根信任」,從晶片、硬體走向系統資安、供應鏈資安,並期望符合國際合規要求。尤其目前台灣面臨軟體人才短缺,也呼籲大家一起努力。

moda 台灣數位發展馬達
提升「產業」及「安全」

唐鳳部長分享推動「ZERO TRUST」的經驗,採專用SIM卡、固定IP、專用設備,三個部分的信任加在一起,才能發電子簽章。也表示數位部未來除設立國家資安研究院外,也將TTC電信技術中心納入,近來TTC關注物聯網場域資安,及網通設備在場域的使用方式、服務等,可望以電子信任為業務方向。後疫情消費者食衣住行都在數位中發生,不論是公有雲、混和雲、5G專網的服務,最後關鍵都是信任。疫情期間我跟懷仁合作賣口罩、快篩跟簡訊實聯制等等,為何大家願意用?因為我們足夠公開透明,讓大家知道電信商不會把資料過分聚合,不會違反「僅限防疫使用」,又可以讓疫調從24小時縮短到24分鐘等等,現今在先進的技術之下,數據的應用仍無法辨別個資,簡訊實聯制是一個例子,應用分散式處理的方法,像剛剛提到的零信任、公開加密、聯邦學習等等,對於大部分的使用者來講,並不知道這個技術是可信或者是不可信的,例如,企業處理一些敏感個資的時候,金管會並不會一下子就同意,因此這當中就很需要數位部來擔任轉譯、教練、媒合、驅動的角色,也就是成為跟產業溝通、連結的介面,未來必須跟5G相同,符合大頻寬、低延遲、廣連結、on demand。

呂正華署長也說明,數位產業署不是只看行業分類中6263資訊服務業,再加上遊戲產業、電子支付、專網推動促進會等等。部長表示數位部是擔任油門的角色,現在部長把這樣的任務交給署去推動,因為本署身上有一些工業局的 DNA,因此我們願意跟產業一起努力。
林俊秀副署長也補充,通傳是數位科技的一種,能夠enable不只是企業,甚至是創新。因為專網的創新應用並沒有太普遍,我們希望有20種不同的方法,把社會的正面影響力貨幣化,計算省了大家的多少時間、創造多少普惠的價值等等,將部長講的當量用貨幣計算出來,讓社會各界可以知道。

實現智慧國家的願景
部長也說明,像衛福部本來是照顧身權機關,聽障、語障的人,打電話、接電話有困難,但是5G的低延遲透過即時媒合的手語翻譯服務(VRS),用開放API的方法,大家都可以來接取。我們只要證明通傳創新的當量,可以創造出比原來做法多幾倍的社會投資報酬率,各部會是非常願意把預算往這個方向來引導,因此我們希望20個裡面至少有10個跟各部會來說明運用這一些社會上的創新,這才是讓數位照顧到全民的規畫,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