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2050 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 定義轉型方針 - 淨零關鍵轉型 電電產業鏈鼎力建樹標竿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產業殷殷等待,國發會終於凝聚共識,於2022年3月30日拍板「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

該份路徑藍圖底定,在淨零治理基礎上,明確提示高科技、傳統製造業鏈,朝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大面向精進,形同下達「淨零轉型」最後通牒。

2050 淨零藍圖
能源轉型策略目標確定

淨零轉型首要全盤檢視能源策略,而根據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確立逐步導入氫能發電,引導燃煤退場,並優先擴充再生能源饋線電網基礎設施,包括光電風電設置場域和浮動式離岸風電機組,循序漸進建構零碳燃料供應系統。

依照國發會擬定的短中期程規劃,再生能源饋網系統建置將日趨完備。屆時,太陽光電、離岸風電須在三年內累計達標20GW、5.6GW,發展至2050年須各別達成40-80 GW、40-55 GW目標。

零碳轉型願景 電電產業肩負三大任務
由此可知能源轉型蓄勢待發,要從2025年「低碳」邁向2050年「零碳」願景,電子電機製造業、尤其ICT供應鏈廠首當其衝;畢竟,經濟部能源局表列的854戶用電大戶中,近四成廠家為ICT廠商,整體產業用電的碳排放量相對可觀。

因此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言明,製造產業製程設備應汰舊換新,廠區逐步導入再生綠電,規劃2030年的綠電使用率須達成15%,2040年產業示範氫能煉鐵技術、碳回收合成碳氫燃料等低碳製程,嘗試整合負碳以及碳捕捉封存(CCUS)技術。最終預計在2050年全面導入低碳製程,以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趨勢。

工業局力推「以大帶小」
促電電產業試行減碳

整體而言,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大致涵蓋綠能產業鏈雛形,試圖串聯製造供應鏈廠商協力轉型低碳製程。

據經濟部工業局指出,目前已有287家企業完成登錄碳盤查,而要擴大低碳產業生態圈,將與全國工總合作籌組「碳中和聯盟」,鎖定國內20萬家中小企業,啟動「以大帶小」策略輔導徹底落實碳盤查,以利掌握具體排碳來源。

工業局參考過往輔導Nissan汽車體系共29家供應鏈廠逐步實現總減碳量10,113公噸CO2e經驗,認為必須從源頭碳盤查做起,透過設定減碳目標後實績追蹤管理。於是,官方建立碳盤查專區、碳盤查計算器平台工具,建構企業碳盤查管理能力,進而銜接淨零轉型藍圖。

全球淨零賽局啟動 電電供應鏈挑戰大
工業局肯定電電產業先進製程優勢,有利順暢介接碳盤查管理系統。然而,出口導向的ICT電電製造業牽扯複雜供應鏈布局,未來面臨全球淨零競賽,衍生出碳邊境稅問題。何以不被邊緣化?產業嚴正表態亟需穩定綠電,以及碳盤查、碳稅平台因應接軌。

國發會邀集全國工業總會、工商協進會及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包括PCB電路板、電子、機械廠商,共同研商淨零策略。電電業者深刻理解減碳成效將攸關未來產業競爭力。

站在產業立場,低碳製造是淨零碳排重點,業者首要訴求充裕且穩定的綠電,倡議依不同產業需求合理分配綠電。其次,環保署擬於2024年起開徵碳費,產業必須提前擬定因應策略,高度關注碳費徵收路徑圖,疾聲呼籲政府儘早公告徵收期程、費率計算原則。

種種淨零減碳政策環環相扣,當多重碳稅費徵收相繼上路,電電產業低碳轉型壓力與日俱增。究竟碳權交易能否接軌國際?是否有望爭取抵減課稅?甚至有無相關減稅金融優惠配套措施?電電產業期盼政府正面回應輔導獎勵誘因,以指引企業順利低碳轉型。

電電布局減碳
政府承諾:攜手產業轉型共好

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日前參與「台灣2050淨零轉型策略座談」,會中代表產業發言,強調產業在低碳、碳中和、淨零碳排領域已有布局,現階段傾向以「實現碳中和」為低碳製造策略目標,亟需政府協助電電產業落實淨零轉型。

工業局表示,中小企業短時間要因應全球減碳規範,的確難免憂心,「政府一定會陪伴企業走過減碳道路。」官方允諾加速審慎研議電電產業需求,盼與企業攜手達成2050淨零轉型遠景。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