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探索氫能源的潛力- 布局潔淨能源 多國加強力道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氫能源,在嚴格定義下,其實並非一種能源,而是能源載體(energy carrier)。相對於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石化能源,在燃燒產生電力之後就消耗殆盡,氫氣燃燒後會排放水(H2O),因此氫能源可以重複使用。
簡而言之,氫能並非初級能源,而是一種儲能科技,將化石燃料所蘊藏的能源,或是從其他發電方式得到的電能,轉化為氫氣儲存起來。
釐清此定義後,再來檢視氫能源的優點:除了氫氣蘊藏量豐富且容易取得, 例如天然氣、煤、有機物,甚至是水中都可以取得氫氣,不怕匱乏之外,氫燃料電池單位重量所攜帶的能量大、反應產物只有乾淨的水,且燃料電池的效率普遍較內燃機高, 因此堪稱是儲能的上上之選,然而囿於成本過高,導致進展有限。

製氫方式不同
環保與否有別

氫的來源很多,包括水、生質材料、化石燃料等都能用來製氫。
根據製氫過程的不同,氫能源又被分為「褐氫」、「灰氫」、「藍氫」及「綠氫」。
目前九成以上的氫氣屬於「灰氫」,主要來自於石化產業鏈,以天然氣水蒸氣轉化法(Steam methane reforming,SMR)製氫,由於製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不符合環保, 因此被稱為「灰氫」;而另一種方法是採用煤氣化法製氫,由於使用煤,會產生更二氧化碳,因此被稱為「褐氫」。
至於「藍氫」,其製程同樣採用煤或天然氣等石化燃料,但是會將二氧化碳副產品捕獲、利用和封存(CO2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從而實現碳中和,如此產生得到的氫氣,被稱為「藍氫」。至於「綠氫」,則是透過使用再生電力或核能來生產,是最符合環保訴求的製氫方法,但是以此種方式取得的氫成本極高。

製氫成本
攸關普及速度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報告,2018 年綠氫只占全球氫產能不到0.1%,主要原因很明顯:灰氫生產成本為每公斤0.9∼3.2美元,綠氫的生產成本卻是每公斤3∼7.5美元;顯示使用綠氫做為主要工業原料及燃料來源,仍有許多門檻需克服。
施羅德投資(Schroders)新近發表的報告則指出,雖然綠氫的價格要比化石燃料所產生的氫貴上許多,但在規模經濟和可再生能源成本不斷下降的推動下,綠氫的成本將急劇下降, 到了2030年,綠氫應該會成為最便宜的生產方法,屆時便不需再堅持使用其他生產方法。這種情況與五∼十年前電動汽車和再生能源的情形非常相似。
此份報告大膽預測,綠氫可能在十年內取代化石氫氣。鑑於目前綠氫只占氫氣市場的1%,因此發展的潛力巨大。在最好的情況下,綠氫將有100%的市占率,市場規模將因此擴大八倍,這代表2050年綠氫的產量將會達到目前水準的800倍之多。

美日韓中等國
推動氫經濟

隨著成本逐步下降,氫能源的前景更受看好,許多國家紛紛加強布局力道。
在這些國家中,日本堪稱是先驅,目前已經設置超過100個加氫站,而且在福島打造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製氫廠,藉此熟悉氫能管理系統,調節氫氣製造,使電網供需平衡。
韓國亦針對氫能源規劃長期的推動進程,包括2019年提出氫經濟路線圖、2020提出氫能法,並於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產官學等建立合作關係,以推動在產氫、儲存、運輸、應用(燃料電池與交通)等不同領域的發展。
在政策帶動下,包括現代汽車、韓華集團(Hanwha)、GS集團、斗山集團(Doosan)和曉星集團(Hyosung)等韓國企業大舉投資氫能源。韓國政府並計劃在2030年前培養500家氫能相關公司、生產85萬輛氫能車,並完成660座氫氣充電站的建設,協助韓國企業拓展氫能源業務。
2020年7月落成的韓國「大山氫燃料電池發電廠」,是全球首家使用工業剩餘氫能源的發電廠。
該發電廠是由韓國東西部電力公司興建,與從液化天然氣中提取氫氣的一般燃料電池發電廠不同,是直接利用鄰近石油化學工廠排出的氫氣,所以屬於不會排放溫室氣體的環保發電廠。
韓國的燃料電池供應量至今已占全世界40%,韓國政府已訂下2040年之前量產15GW發電用燃料電池的目標,並將培育出口產業。
美國方面,早在2002年就已提出氫能相關願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的加州,更是持續推動朝向氫經濟轉型。加州目標在十年內設立1,000座氫氣充電站,並將氫氣汽車的數量提升到100萬輛。
中國大陸政府也在積極培育氫產業,目標在2030年前供應100萬輛氫汽車,建立1,000座充電站。
為此,中國大陸政府免除了氫能汽車10%的購置稅,並將原定於2020年結束的氫能汽車補貼計畫延長至2022年底。

歐盟力推
發布戰略計畫

歐盟於2020年發布的潔淨氫能戰略計畫,更為氫能源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潔淨氫能戰略計畫推廣採用再生電力,例如利用風能和太陽能製氫(綠氫),但同時也支持從石化燃料中提取的低碳氫能(藍氫),以在短期內擴大生產。
歐盟估計到2050年,潔淨氫能可滿足世界能源需求的24%,年銷售額約為6,300億歐元。
歐盟的潔淨氫能計畫將分階段進行,首先於2020∼2024年,在歐盟安裝至少6GW的再生氫電解槽,以生產100萬噸的再生氫能;2025∼2030年,完成至少40GW的再生氫能電解槽,在歐盟生產1,000萬噸的再生氫能;2030∼2050年的目標則是使再生氫能技術達到成熟,使得難以脫碳的化工、煉鋼等產業可以大規模採用,擺脫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實現「碳中和」的願景。歐盟執委員會並成立歐洲潔淨氫能聯盟,以支持歐洲新興的再生氫能產業。

安全性待提升
普及指日可待

氫能源發展受到全球多國的重視,然而談到氫能源的前景,除了成本必須大幅下降之外,安全性也是氫能源需克服的問題。
氫原子長期滲入金屬內部會造成機械性能嚴重退化,容易斷裂損壞,一旦導致氫外洩,與空氣混合後,些許星火就很容易引起爆炸,因此氫的處理、運送與儲存難度極高。目前主要是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盡量降低危險發生的可能。安全性的進一步增強,將左右
氫能源應用的發展。
整體而言,氫能源的應用仍有待克服成本及安全性瓶頸,但一般相信隨著再生能源及儲存技術的進展,氫能源的應用將持續推進,若再加上政府提供相關補助及積極建置基礎設施,氫能源的普及將是指日可待。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