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台灣數位轉型 - 打造智慧政府 提升國家數位競爭力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利用數位科技驅動各種創新轉型,已是大勢所趨,舉凡製造、娛樂、交通、金融、零售、醫療等各種應用領域,都可以看到相關案例。但最重要的還是實踐的應用場域,小至城鎮,大至國家,不同應用場域需要不同的治理方式,尤其是應用場域放大到國家層級時,需要跨世代、跨境、跨領域及跨虛實的批判思維,以及更加全盤的考量規劃,才能讓數位科技有效提升產業及社會的競爭力。

事實上,台灣自2002年起就積極推動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方案,行政院更於2016年提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2017∼2025年)」(簡稱DIGI+),除了延續之前國家資通訊發展方案,並在硬體與軟體建設並重的原則下,透過建構有利數位創新的基礎環境,鞏固數位國家基磐配套措施,打造優質數位國家創新生態,以擴大台灣數位經濟規模,達成發展平等活躍的網路社會,推進高值創新經濟並建構富裕數位國家的願景。

邁向數位國家 需要智慧政府
然而,「數位經濟」其實只是完善「數位國家」願景的重要方案,卻非完整的「數位國家」概念。數位國家總會指出,數位國家應該是一個揚棄舊有主權國家框架,政府官僚組織,能夠以數位連接國內、國際的資訊、人力、金錢、貨物以及機會,盡可能讓人享受生活美好,實現生命意義的國家。

因此,DIGI+的規劃方向不再只是發展數位經濟而已,而是更加重視強化數位基磐建設,厚植創新能量,打造服務型數位政府,進而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實現平等活躍的網路社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也因此進一步提出「智慧政府行動方案」,希望以資料為骨幹,建構下一世代的公私協力治理模式,提高政府與民眾的信賴。其中又以「數位身分識別機制」、「跨機關資料共享介接機制」、「強化網路安全」以及「政府網路全程線上申辦」,是邁向智慧政府必須加快腳步的重要工作項目,也是台灣能否成為數位國家的重要指標。

開放資料透明 極大化加值應用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21年1月20日提出的「智慧政府行動方案成果報告」,實現智慧政府的目標,包括「開放資料透明,極大化加值應用」、「鏈結治理網絡,優化決策品質」以及「整合服務功能,創新智慧服務」。

在政府開放資料供加值應用的策略方面,目前政府開放資料已達48,400項資料集,最熱門的開放資料包括天氣、實價登錄、口罩剩餘資訊、環境輻射、空氣品質、公司登記等。

例如:在飲食保健方面有塔圖科科技發展的家禽交易行情資料集(使用食藥署、農委會資料)、程思科技發展的一般天氣預報(使用中央氣象局資料)、EdiGrenn的空氣品質監測(使用環保署資料),衛生醫療方面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成為應用重點,如口罩剩餘數量、健保特約藥局點位等資料應用開發數量就高達142項,確實已讓政府開放資料成為民間多元應用的後盾,為數位國家打好基礎。

但如果空有開放資料,民間卻不願意使用的話,數位國家也將成為空談。所幸2020年12月與2019年同期比較,政府開放資料使用人次成長20%,瀏覽量超過7,600萬人次,下載量超過1,500萬人次,顯示政府開放資料已有相當不錯的成果。

行政院在2020年12月也提出「推動資料開放與資訊公開」、「擴大公共參與機制」、「增加性別及族群包容性對話」、「落實清廉施政」及「執行洗錢防制」等五大範疇、19個承諾事項,希望能透過開放資料,更加促進公民參與及社會創新。

鏈結治理網絡 優化決策品質
政府未來希望能以資料導向的運算及分析,優化施政決策品質。如串連內政部戶籍、建物與衛福部長照、中低收入戶等大數據資料,另輔以土壤液化、淹水潛勢區圖等開放資料建立的「銀髮安居計畫」,將可供內政部「包租代管」及衛福部「老人照顧」等政策業管單位運用。

林務局建立的「中大型哺乳動物全台監測網」,透自動相機監測,已經累積超過500萬工時、355萬張相片,可以了解野生動物的分布、族群豐度變化、動物行為觀察、活動模式、生活史、族群量估算,進一步保障環境安全。

農委會也於2021年1月7日公開更新全台土石流潛勢溪流1,726條,並調整土石流警戒基準值等土石流災害潛勢資料,提供各級政府土石流防災應變之參據。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也將2011年第二季至2020年第一季間所蒐集的國際貨櫃運輸網路資料,建成國際海運資料庫,可作為船舶大型化、聯盟重組、巴拿馬運河拓寬,乃至新冠病毒流行等對航商航線部署行為影響的分析工具,可望成為企業或政府未來在面對疫情及貿易戰時的重要助力。

但想要成為數位國家,最重要的資料庫,莫過於GIS國土空間資料庫。其中「多維度國家空間資訊服務平台」已完成全國440萬個三維近似化建物模型建置,並於2020年11月11日正式上線;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平台(TGOS)升級為「圖資資產詮釋資料庫」,至2020年已有277項地理圖資完成TGOS註冊作業,提供各界發展加值應用服務。

如在智慧農業方面,目前已有「非洲豬瘟防疫動態地圖」服務,導入全國三千餘輛活豬及屠體運輸車輛安裝GPS系統,進行豬隻運輸車輛動態管理;在智慧交通方面,「高速公路1968」新增部分省道快速公路「即時影像」資訊,也提供行車時間預測及天氣資訊,讓用路人自行評估最佳行駛路線。

在智慧環境方面,布建空氣汙染微型感測器,累計超過1萬點以上,建立空氣汙染的時空變化特徵,強化汙染稽查效率,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在智慧災防方面,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APP也已全新改版,提供雷達回波觀測、24小時累積雨量分布、未來1小時雨區預報及雨量觀測。

整合服務功能 為創新智慧服務做準備
但人民畢竟才是國家的主體,透過創新科技導入客製化民生服務,更是成為數位國家的重要治標。

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威脅下,許多民生服務更是需要以數位科技為後盾。如健保署自2018年6月起發展AI醫療影像應用,迄今已蒐集23億筆已去識別化影像。如今終於開花結果,如成大團隊就以AI協助判讀COVID-19,準確率高達92%的成果登上WHO網頁。

政府也正積極幫助企業發展數位服務,如經濟部已核准於開放場域進行自駕車船的實驗,應用領域包括觀光接駁、夜間實驗、公共接駁最一哩及高精圖資測繪等。區塊鏈技術也已成為數位國家的技術基礎,如在跨境貨物通關方面,關貿區塊鏈服務平台,已可介接新加坡、紐西蘭之跨境貿易電子資料,協助業者無紙化遞送證明文件,便利海關確認文件來源與真偽。行政院人事總處也開始推動公務人員區塊鏈獎勵令數位化及線上查驗,目前已有7,800個機關使用,年省千萬紙張。

而在行動數位化線上申辦服務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有1,214項政府業務可全程線上申辦且已介接至政府服務入口網,達成率94%。如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整合營建署3座高山型國家公園申請、林務局步道申請機制與資訊、警政署入山許可證申辦,提供一站式申辦服務,兼顧生態保育與親近山林。

內政部移民署的外國專業人才申辦窗口平台,精進就業金卡服務流程及系統設計,核定時程由原45天縮短至23天,優化延攬外國專業人才申請流程,至2020年已核發逾1,945件。

台灣數位競爭力大幅提升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在2020年10月公布的「2020世界數位競爭力調查評比」(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0;DCR),在全球63個主要國家及經濟體中,台灣排名第十一名,比2019年上升2名,也是IMD從2017年以來公布資料排名最佳。與東亞鄰近國家地區相比,領先中國大陸(第20名)、韓國(第二十三名)、日本(第三十四名),僅次於新加坡(第一名)、香港(第五名)。

其中關鍵就是台灣在科技及未來整備度兩大指標評比全面提升,科技主要評估國家開發數位創新技術的能力,台灣排名全球第五,較去年上升4名;未來整備度主要評估國家數位化轉型的程度,台灣排名第八名,也較去年進步4名,顯示我國朝向數位國家的目標,已邁出相當不錯的第一步。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