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2019電子科技產業分析 - 中美貿易戰下的 全球ICT 產業展望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由於ICT 產業發展與全球經濟相互連動,因此在探討2019 年台灣ICT 產業發展之前,必須先對2019 年全球景氣現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掌握大環境的基礎之下,進一步對ICT 產業進行詳細的預測與解析。

2018 全球經濟持續回溫
回顧2018 年全球經濟局勢。台灣綜合研究院指出,2018 年全球經濟成長延續去年的復甦動能,不論先進國家、新興市場或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大致維持平穩,然2018 年下半年以來,美中貿易衝突惡化,並已從宣示轉變為實際的關稅制裁,讓全球壟罩在貿易保護主義的陰影之中,成長下行風險大增,主要國際預測機構陸續下修原先樂觀的成長預期。另外,自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先進國家的產出缺口逐漸消弭,寬鬆貨幣政策漸漸回歸常軌,但10 年期間全球所累積的債務卻已創下新高,成為下一波衰退的隱憂。

而台灣部分,台灣經濟研究院指出,受全球景氣持續擴張的帶動,台灣經濟2018 年上半年仍有良好表現,上半年經濟成長率在3%以上,不只出口持續兩位數成長,股市也維持萬點以上。不過自第三季起,由於美中貿易戰開始發酵,加上美國升息帶動強勢美元,引發全球資金移動,新興市場及開發中經濟體金融波動加劇,

連帶影響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及台灣金融市場,使得下半年景氣展望轉為保守。

2019 年經濟下行的四大風險
展望2019 年,國際政經情勢極有可能持續紛擾不明,面對高度不確定性,台灣必須找出經濟持續成長的藥方。在全球部分,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在富邦趨勢論壇以「2019 全球經濟展望」為主題進行演說時指出,全球景氣歷經2017 至2018 年的連續成長後基期已高,加上美國減稅效應遞減,貿易戰延續,和主要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等利空夾擊,在未出現下一波的新成長動能之前,各國經濟成長趨緩成為必然趨勢。

羅瑋強調,明年整體經濟面臨的四項風險中,全球貿易戰最為關鍵,如果川習會後中美貿易談判缺乏具體進展,美國總統川普在明年第一季開始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全面加徵關稅,將是全球經濟最大風險。其次是美國穩健成長態勢出現轉變,今年美國房市、車市成長力道趨於緩和,如果2019 年市場利率上升加重消費者貸款負擔,導致美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全球經濟將失去最主要成長動力來源。

第三是中國經濟減緩,由於中國大陸先前推動金融去槓桿及控制企業融資速度過快,加上貿易戰衝擊民間消費與投資信心,中國大陸今年經濟表現疲弱。如果中國政府各項財政與貨幣政策效果不如預期,恐將加重經濟下行風險,並波及亞洲周邊國家。最後一項風險則是新興市場資金外流,Fed 持續緊縮貨幣,新興市場如雙印、泰國明年又有重大選舉,情勢較為動盪,都將導致資金抽離新興市場。

台灣綜合研究院則認為,2019 年全球經濟仍受各國金融貨幣環境非同步性、國際油價波動、貿易緊張局勢、政策不確定性、金融市場緊縮等阻礙,恐加劇成長下行風險,甚至可能將再次陷入停滯與不安狀態。台灣經濟研究院也表示,國際主要預測機構皆認為2019 年全球貿易成長不如2018 年表現,美中貿易爭端若持續延燒,不僅傷害貿易本身,長期也將打擊投資及製造活動,加上2018 年以來國際油價受到地緣政治紛擾走高,帶動原物料價格維持高點,然油價缺乏經濟面支持,未來可能將逐步回落。

回過頭來看台灣。台灣經濟研究院認為,2019 年台灣經濟投資雖有回升,然受到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國際油價續漲空間有限的影響,台灣出口恐難維持2018 年上半年兩位數成長表現。其次,受到主要國家央行貨幣緊縮政策的速度比預期快,美元走強與借貸成本增加等,已經使得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受到波及,新興市場恐再爆資金外逃潮,加劇金融市場波動,不利於台灣消費表現。

台商回流將成未來趨勢
從總體經濟再往細部觀察台灣製造業的發展走勢,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所做的「台灣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 Current Quarterly Model;IEKCQM)報告顯示,2018 年全球景氣維持擴張,我國對外出口亦連續23 個月維持正成長,反映本年度台灣製造業生產出口亮麗,預估2018 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4.75%。

然而各項景氣指標的反轉態勢漸趨明顯,加之美中貿易戰延續,衝擊兩大經濟體表現,預料2019 年全球經濟動能將會逐漸趨緩,我國製造業產值表現也有待觀察。

產科國際所指出,2019 台灣製造業產值預估為20.07 兆元,產值成長率為3.21%,低於2018 年的4.75%。不過,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AI)應用等新興科技導入,預估電子零組件及終端產品出貨仍可支撐我國2019 年製造業的產銷表現。

進一步觀察我國製造業四大業別的發展趨勢,產科國際所認為,2019 年化學工業和資訊電子仍為台灣製造業成長主力,金屬機電及民生工業保持微幅成長。 此外,美中貿易紛爭升溫,受波及產業持續擴大,包括日、韓等科技大廠相繼傳出降低中國大陸產能,顯見營運基地轉移與企業回流將成為趨勢。工研院認為,台商企業因應美中貿易戰的首要議題,將是確保供應鏈網絡的調整平順,而多家台系廠商表達回台投資意願,亦顯現台灣具備高素質人力,與完善的產業聚落優勢,仍是吸引產業擴大投資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科技產業踏入過渡調整階段
進一步觀察電子產業發展趨勢。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的應用持續發酵,正快速重塑全球的產業競爭版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黃筱雯在工研院「眺望2019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演講時指出,數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化,被視為具有改變人類工作數量與本質的重要驅動力,其中,人工智慧(AI)、機器人是啟動未來服務創新應用的關鍵科技。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在日前舉辦的2019富邦財經趨勢論壇中演講時指出,過去幾年,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紛紛提出加速工業製造智慧升級的政策,而貿易戰則是加速工業供應鏈的重組,更促使製造業往分散化、在地化、自動化、客製化發展的趨勢。對於自動化設備、工業電腦、智慧機械及工業物聯網等相關廠商,都不失為一個迎接轉型的長遠商機。

綜觀來看,中美貿易戰依舊難分難解,日、歐等主要國家也可能涉入其中,在世界經貿競爭格局依舊劇烈之下,我國電子產業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受到的牽動甚深。所以,台灣科技產業從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網路通訊、終端設備到創新應用服務等領域,都必須全面掌握新趨勢,創新技術、產品與應用,才能持續在全球攻城掠地,開拓新商機。

獲取專題報導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