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儲能市場被中、韓超車!日本鋰電池教父:輸掉電動車,等於輸掉電池產業
數位時代羅元駿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日前表示,日本想要引領全球儲能市場,並在2025年與中國、韓國匹敵,日本就必須加速電動車的銷售,因為綠能車的各種零組件都會更加競爭。

日本曾經在鋰電池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化學家吉野彰在1985年研發第一個商用電池模型,但日本政府並未扶持,導致目前落後於中國與韓國。吉野彰也是因為研發鋰電池在2019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接受《Nikkei Asia》採訪時表示,日本國內汽車產業對於儲能電池產業的發展相當重要。

日本車商在全球浪潮從燃油車轉向電動車的步伐相當緩慢,落後於美國的特斯拉、德國的福斯汽車與中國比亞迪等外國品牌。日本豐田汽車就常常因為不願意轉型純電動車而受到投資人和環保人士的批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多次演講提及,政府推動高達29兆日圓規模的經濟振興與通膨計畫,將對電池、電動車的發展大力扶持,並強調政府將針對電池產業注入新的動力,以免國內企業因為經營疲乏而退出市場。

2015年,全球電動車儲能市場日本拿下52%,再來是中國的27%與韓國的14%。5年後,中國領先為37%,韓國第二36%,日本退步到21%。吉野彰表示,日本無法保持領先地位的原因是 國內電動車成長緩慢,其中最慢就是車用電池 。他更指出,如果 日本國內沒有消費者,將永遠無法發展電池 。

儲能電池為實踐2050年碳中和的關鍵技術

整理IEA、SNE Research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國仍是最具有成長潛力的市場。 日本雖然在電動車與電池容量上勝過韓國,但是廠商使用電池占比中,韓國有LG新能源、SK On與Samsung SDI,日本企業僅有Panasonic,顯示日本國內競爭不足 。

全球電動車的崛起,歐盟將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內燃車,美國也為電動車提供減稅、電池基礎設施等。吉野彰指出表示,歐美因為有寬裕的資金,在電池研發上相當順利,但如果要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卻進展較慢。他指出,日本具有規模生產的優勢,日本將在2025年重獲第二次機會,他認為屆時電動車的需求會帶動電池,並補充隨著日漸緊張的地緣政治,各國都必須為供應鏈做好準備。

日本的目標到2030年減少43%碳排放,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岸田文雄在8月也提到,日本最遲在2030年建立電池及周邊材料的基地,每年要達到150GW(百萬瓩),政府也會提供補助,鼓勵民眾換電動車,為汽車業減碳轉型助力。

為了實踐這些目標, 日本必須與盟國戰略合作,並促進國內地動車的生產需求 。吉野彰表示,雖然日本未來不知是否能打贏電池大戰,至少要為國內產業創造奮鬥的機會。可以看出鋰電池之父,對於輸掉電動車,等於輸掉電池產業的擔憂。

資料來源:Nikkei AsiaGreen Peace

責任編輯:謝宗穎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