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電動車充電1年用掉12億度電!對電網造成什麼衝擊?車主充電習慣一次看
數位時代陳映璇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路上跑的電動車與日俱增,雖然有助於降低碳排放,但用電量的增加,也對電網系統的穩定帶來挑戰。工研院今(7日)舉行「因應電動車充電發展之電網規劃研討會」,在專家看來,電動車占比增加是不變的趨勢,關鍵在如何透過價格誘因,以分散電動車的充電時間,降低對電網的衝擊。

電動車會對電網造成什麼衝擊?

從電動車數據來看,目前國內電動車數量約近3萬輛,根據交通部統計,2030年台灣將累積逾51.9萬輛電動小客車,依工研院在電力使用的估算調查,「 電動車車主每月平均跑約1,158公里,若以一度電可跑6公里估算,等於一整年電動車充電需使用約12億度電力。 」

一年電動車充電使用12億度是什麼概念?若以2021年台灣總用電量達2830億度,約占全國用電僅0.4%,比率不算高。

不過台電更關注的是, 電動車車主在什麼時間充電,當車主都在用電尖峰時段充電,將對電網造成壓力 ;相反地,若車主在用電離峰時段充電,可減輕對電網的壓力。由於電動車的用電較彈性,可調整排程來充放電,有助於電網穩定。

3個電動車充電行為發現

而要了解電動車對電網的影響,首先得了解台灣人的充電習慣,才能提供電動車充電併網的策略性規劃。

根據工研院IEK進行731份有效問卷「台灣電動車車主充電行為調查」發現:

  • 超過6成偏好在「晚上10點至隔天9點」充電
  • 6成電動車車主僅接受自己控制充電時間
  • 不到4成採用住商簡易型時間電價

調查顯示,在家充電時段反應了台灣較晚回家的生活型態,也顯示電動車集中用電時間在晚上10點至隔天9點。

此外,由於電動車帶有電池,如同「移動式行動電源」,透過V2G(Vehicle-to-Grid)的技術,把電動車的電池電力回送(放電)到電網。

但若要達到V2G技術,無論是充電樁到車輛都要具備「連網」功能,且同時願意將車輛交由充電運營商、電力公司來控制。

不過調查顯示,高達61.3%既有車主僅接受自己控制,對於智慧充電仍抱有疑慮,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總監陳培琳指出,「車主主要擔心臨時要用車電量不足、擔心增加成本等疑慮。」

至於不到4成採用「住商簡易型時間電價」,所謂的時間電價為透過離尖峰電力價差,來節省電費支出,一般來說適合用電規模較大(例如每月超過700度)的用戶。不過高達56%電動車車主未採用時間電價,陳培琳表示,試算後電費差距不大、不想換裝智慧電表,無法配合離峰時段用電為主要未採用的原因。

整體來看,這3個充電行為,除了反應台灣多數民眾的充電習慣外,在技術端仍得解決民眾的「心理障礙」。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像是V2G技術只會在電網有需要的時候才會充放電,並不是頻繁地充放電。

新建物將導入電動車時間電價

值得注意的是,為提高價格誘因,分散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台電於今年5月正式推出「電動車專屬時間電價」,離峰、尖峰電價差達每度6元以上,尖峰為8元、離峰2元,鼓勵用戶在離峰時間來充電,以非夏月(10月至隔年5月)的離峰時段為「晚上9點至隔日下午3點」,在設計上和目前多數電動車充電時間在「晚上10點至隔日上午9點」重疊。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今年起新建築物都必須導入「電動車時間電價」,透過專設電表、專用電價,藉此提升充電樁與換電站的布建,也降低對電網的影響。

責任編輯:林美欣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