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電價漲帶動綠電、能源管理需求上升,高電價會是未來趨勢嗎?
數位時代陳映璇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台電宣布電價調漲後,引發工商界兩極評論,特別是這次的火力集中在工業用電大戶調幅15%超乎預期,不少企業大老大喊吃不消。

7月1起高壓及特高壓用電大戶電價調漲15%、住宅用電1,001 度以上調漲9%,這次電價平均調幅為8.4%,但仍未完全反映電價成本,僅舒緩國際燃料成本壓力290億元,預估台電今年虧損將超過千億元大關。

當電價解凍後,企業勢必面臨更高的成本壓力,民眾也憂心是否導致通膨加劇?另一方面,有了電價調漲的誘因,產業投入綠電、能源管理需求將上升。

企業能源管理、綠電需求上升

「台灣工業電價是世界第6低,過去因為電費低廉,很多用電產生了浪費,等於是全民補貼用電大戶,」專攻能源物聯網的台灣新創聯齊科技執行長顏哲淵評論,當電價逐步趨向合理機制是健康的,但初期一定會有雜音。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什麼事都不做,(電價調漲)必然付出成本;但適當投資,長遠來看不見得營運成本會上升,」顏哲淵指出,如果企業投入自發自用的綠電,降低對市電(台電)的依賴,例如:工廠安裝太陽能板、儲電設備來做電力調控,白話來說,工廠就是一個「虛擬電廠(Virtual Power Plant)」的概念,當電力自給自足的能力提升,減輕營運成本受到外在電價漲幅的影響。

換言之,當電價調漲,被視為「貴電」的再生能源電力也有機會脫穎而出。

台灣首家取得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的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表示,過去綠電最大的頻頸之一就是電價,因為大家覺得電價太低,綠電就特高。以數字來看,目前平均電價從2.6253元調升至2.8458元/度,綠電零售的平均價格落在5.5至6元。

「先不論電價漲在誰身上,電價漲對綠電業者來說是利大於弊,」馮嘯儒說,當兩者的價差減少,企業會更願意去購買綠電,「都是電,為什麼不買乾淨一點的,購買綠電合理性提高,」但現階段對一般民眾來說仍缺乏剛需,沒有急切的需求。

通膨壓力大,電價調漲會衝擊民生嗎?

即便未調漲民生電價,民眾仍憂心電價調漲,是否會轉嫁給民生消費?從數據來看,過去半年來各行各業民生物資高漲,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連續三個月超過3%,超過了央行設定標準的2%的通膨警戒線。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表示,國際大宗物資價格都在飆漲,造成進口成本高漲,他解釋造成通貨膨脹率有三個主體組成,第一能源占65%為大宗,如天然氣、煤碳、石油等;第二大宗農產品占20%,如黃豆、玉米、小麥;第三貴金屬占15%,像是銅鋁鐵等,「 這些物資台灣都仰賴進口,當全球能源價格高漲,我們就是受害者。 」

來源:節約能源園區

從台灣能源供給結構來看,台灣進口能源高達97.8%。


因此政府選擇性地調漲電價,並排除了6大以內需為導向的服務業(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就是希望降低通膨加劇,以顧及民生物價為優先。吳再益認為,「廣義來說照顧了民生大眾,並沒有影響消費支出。」

不過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提醒,長期來看,仍會透過產品價格轉嫁全民承擔,像北捷公司已提醒「捷運票價恐跟漲,否則撐不住」,值得後續關注。

看未來:長期勢必反映民生電價

看待接下來電價的走勢,吳再益認為,「不能永遠都找產業來修理,未來勢必還是會反映在民生電價上。」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指出,「今年以來,煤價漲3倍,天然氣價也漲快1倍,」台電估計1至5月累虧將逾600億元,預估今年燃料成本將較去年增加約3,000億元,顯示財務壓力巨大。

另一方面,政府的能源政策規劃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50%、再生能源占15.2%,相較燃煤,天然氣、再生能源都不是便宜的電力,特別是未來隨著再生能源併網數量增加,對台電整體供電影響大,需強化電網基礎設施投資,勢必反映在電價成本。

顏哲淵也認同高電價是趨勢,「未來5~10年電價往上升是可預見的;但隨著能源自主化的提升,整個能源結構被翻轉,電費成本也有可能降低。」

長期而言,台灣已規劃2050年淨零排放的路徑,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來到60~70%(目前6.3%),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曾說過,「再生能源若達到一定經濟規模,成本價格會比核能還便宜,且石化能源也會有用完的一天。」在邁向淨零轉型前,國內勢必得經理一段陣痛期,電價調漲只是第一步。

責任編輯:吳秀樺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