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從晶片到金屬都缺!全球汽車供應鏈「漲」不停
數位時代陳建鈞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從疫情、戰爭到地震,近年接連不斷的動盪為各大車廠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Toyota就預估,供應鏈困境使得每輛車的製造成本提升約520美元,並試圖透過縮減成本吸收部分價格上漲,考慮到Toyota一年生產的汽車多達上千萬輛,損失可說相當龐大。

但連番打擊影響的不只是汽車成本,更動搖了汽車產業長久以來的精實生產模式,強調準備剛好夠用的零件,將庫存數量壓到最低,隨時下單就能取得原料。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已經讓車廠陷入晶片短缺,檢討是否要增加半導體庫存,而俄烏戰事則令金屬面臨同樣的供應困境。

銫、鎳及鋁等金屬原料的價格都在戰爭爆發後直線攀升,銫是減少汽車廢氣觸媒轉化器的必要原料,鎳用於電池,鋁則是汽車零件常使用的材料。

俄羅斯是這些金屬的出口大國,戰爭導致供應中斷,以及各國制裁,使得車廠不得不尋找替代來源,都導致價格飆漲。

部分車廠已經承受不住高昂成本,宣布調漲售價。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就迫於成本,在1周內兩度調漲中國、美國等市場的售價。

日本車廠本田也表示,成本上漲已超過內部能吸收的程度,並考慮提高部分地區的汽車價格。

日本顧問公司Market Risk Advisory則指出,要改善供應短缺終究得從根本著手,改變長久依賴的精實生產,結束將風險轉嫁給供應鏈的作法,才能真正解決供應問題。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