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數位防疫建構新台灣模式 資通訊導入創新智慧方案
CTimes陳復霞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數位資訊的妥善應用能夠協助「重症清零」及「輕症有效管控」的防疫政策推行,以維持醫療量能與整體社會穩定運作,如何能夠在與疫共存之下兼顧經濟發展與新常態生活?隨著防疫進入「新台灣模式」,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於今(13)日舉辦「打造更安全更健康的防疫體系」與疫共存數位應用系列座談會,會談中除了介紹數位技術防疫的不同面向,並從數位健康產業的角度,介紹遠距診斷與監測、居家照護、即時快篩、AI診斷輔助的應用與未來願景。

疾病管制署近年來積極導入數位技術以防治傳染性疾病,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數位技術導入的討論已久,強調新冠疫情促進橫向的部會整合、更深入社區的監測與人力培訓、以及更廣泛的人工智慧(AI)應用等,例如運用物聯網無人機於防疫物資投送,無人搬運車防疫應用等成效。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表示,從疫情之初的危機管理迄今邁入防疫新常態,各界都注意到了政府機關投注的資源與心力,整合治理模式與工具,例如運用AI技術輔助瘧疾血片自動判讀、毒蛇辨識及登革熱積水容器辨識等研究特色,值得思考於台灣成立國際傳染性疾病與熱帶醫學中心,將經驗及工具輸出協助到新南向與更多國家。

此外,衛福部已啟動2022~2025年「智慧防疫新生活行動計畫」,第二階段以完備防疫資訊基盤架構、公衛防疫體系:優化數位防疫戰情指揮架構、社區及大眾:導入標準化AI智慧防疫空間為三大主軸推動實施計畫,從第一階段汲取經驗加以技術改善,以期進一步完備防疫資訊科技整備與應變架構。衛福部科技發展組施養志技監指出,與疫共存是當前的防疫整體目標,各部會已各司其職發展防疫配套工具,未來將強化跨部會協調,讓已經研發出的有潛力的數位防疫工具,能透過商品化的過程讓更多人受益。

在資通訊技術與數位平台支援之下,數位科技與健康應用結合驅動數位健康產業成為未來趨勢,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指出,先進半導體推動運算速度加快和精準化,近五年應用到生活,而資通訊技術導入為健康產業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未來將能夠落實到臨床效益,包括遠距診斷諮詢、居家健康管理、AI輔助的健康技術以及促進心理健康等四大領域應用,例如台智擎以AI模型數據輔助診斷快速分流、國際厚生的虛擬問診串接遠距醫療及康立安的居家復健賦能照護方案等,零接觸醫療需求將加速全球數位健康產業發展。此外,在生醫條例的推動策略當中,創新技術平台已經被列入為要項之一。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副處長林春吟說明智慧防疫中疫情控制與防治的重要性,介紹資安管理在防疫行動中的角色,實為穩定資源的基礎,疫情不僅對於實體的醫療物資、衛生人力帶來挑戰,同時也凸顯出整體系統後台、底層的資安資訊管理的落差與不足,因此強化整體資訊能力、加強基礎建設介面、促進使用體驗、持續整合和優化,不僅是在對抗「虛擬世界的病毒」,對於資料共享與技術應用所產生的資安考量,她呼籲大眾推測前宜先瞭解內容再判斷,並以「臺灣社交距離APP」為例,說明其運作原理是以手機藍牙技術傳輸訊號而非鎖定個資追蹤來釋疑,而透過資安原則來保護大眾的權利與隱私,將是未來持續的工作與挑戰。至於「臺灣社交距離APP」將會與簡訊實聯制併行一段時日,不會取代之,推廣目標為1,300萬次,約占15~64歲族群的80%(目前逾689萬次),建議優先適合於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數人進入的場域或特定活動採用。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