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圖解】VR大商機隨元宇宙起飛,劉德音也看好!台灣強項在哪?
數位時代盧佳柔、邱品蓉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去年10月,Facebook更名為Meta,掀起一波元宇宙熱潮,作為元宇宙入口的VR頭盔則引起各界的高度關注。2021年,全球VR裝置出貨量達1,110萬台,同比增長了66個百分點,為高度成長的一年。

Meta旗下的Oculus Quest 2,在2021年底達到880萬台銷量,為市占率最高的VR裝置。而台灣最早推出VR頭盔的廠牌HTC,也在去年10月發表新的VR頭盔VIVE Flow,短短一個月內股票大漲超過6成。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出,未來10年會迎來虛實世界整合,擴增實境(AR)未來可能取代手機,虛擬實境(VR)可能取代電腦(PC)部分功能。 產業研究機構Omdia的報告也指出,消費性VR市場的規模將從2021年的64億美元(約新台幣1,830.75億元),成長到2026年的160億美元(約新台幣4,576.88億元),年增率達148%,潛在商機龐大。

以低價搶下VR市場,Meta打什麼算盤?

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售價是VR裝置能否被消費者或廠商大量採購的關鍵,也是領先廠商的優勢。不過在考量硬體毛利與獲利的情況下,以低價提升VR產品競爭力並非易事,這也是 VR出貨量難以成長的原因。

VR市場最大玩家Meta,以近成本的價格,推出售價僅有299美元的Oculus Quest 2,僅一年的時間就銷售近千萬台,大大加速VR在消費市場的滲透率。相較之下,Sony PlayStation VR頭戴裝置,定價399美元,耗費三年才銷售近500萬台。

目前少有能與Meta在價格上較勁,又具有相似規格的對手,因為光是處理器、鏡頭與相關零組件的成本,就高達200美元。

Meta的價格策略是為了加速VR的普及,並開拓商用市場的發展。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指出, Meta背後的動機來自於平台策略,讓Oculus Quest 2使用者都必須綁定Facebook帳號,並透過平台商店下載應用程式。未來軟體的加值服務才是Meta的布局重點,而非硬體本身的價格。

柳育林也談到,VR的硬體業者正努力建構生態系,希望能拼湊出完整的價值鏈,搶先掌握資源。例如本身具有社群平台基礎的Meta,就創建了Oculus VR內容平台,希望將使用者留在Meta 系統內。

同樣地,在VR領域深耕已久的台灣品牌HTC,透過合作,於2020年攜手中華電信Hami,推出VR應用商店及內容訂閱平台Viveport,投入內容平台經營。目前VR市場主要玩家,都希望以軟硬整合的方式留住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電子遊戲商Valve,不僅擁有市占率達14.36%的VR硬體Valve Index HMD,旗下的數位遊戲發行平台Steam也是當前最大的VR內容平台,提供版權管理、多人遊戲、串流媒體和社群服務等功能。

截止至2022年1月25日,Steam支援的VR遊戲高達4,777款,是VR遊戲玩家的主要聚集地,同時支援多款頭戴裝置,包含Oculus Rift 、HTC VIVE Flow以及Windows MR。

迎接VR大商機,台灣機會在哪?

市場調研機構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報告指出,2020年VR的市場規模為44.2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VR市場規模將上看840.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達44.8%。面對即將來的VR商機,台灣機會在哪裡?

今年1月,在台北國際電玩展元宇宙論壇中,和碩技術長黃于中明確指出, 台灣應發揮在資通訊產業的強項,包含代工整合和元件製造,切入VR硬體供應鏈 。

Omdia資深研究經理謝忠利解釋, VR裝置的組成可分為三部分:運算與通訊(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人機介面與機器感測(User Interface and Machine Sensing)和顯示(Presentation or Display),其中台廠在 運算通訊和顯示 等方面可有所發揮。

從事AR/VR技術研究的佐臻董事長梁文隆談到,智慧眼鏡需處理影像、人機交互等,運算力和電池續航力長是必要條件,現有產品大多以電線外接電池或手機來滿足。隨著智慧眼鏡邁向一體化發展,如何製造出安全又持久的電池,以及微型化強力運算的晶片,還要在組裝後夠輕巧以利長久配戴,都是待解決的問題。

要跨越運算障礙,處理器矽智財(IP)大廠晶心科技董事長林志明認為,台灣的半導體代工實力堅強,能製造出算力強、體積只有指甲片大小的晶片,應用在智慧眼鏡中。

目前已有多家台灣晶片廠打入供應鏈。例如聯發科採用的策略為開發的特殊應用功能晶片ASIC,以客製化的方式提供業者所需要晶片。另外,威鋒電子則打入HTC、華為VR裝置,提供USB傳輸晶片。

顯示部分,諸如玉晶光、友達和晶電等,在AR/VR鏡頭元件/模組的開發上,已陸續注入研發資源;另外像亞光、佐臻等公司,也提供光機電整合解決方案,上述台灣光學廠在這幾年間,都有持續交貨。

HTC去中心化長陳信生表示,VR就像是另一台智慧手機,兩者之間約有7、8成的供應鏈是相互重疊。

他表示,以VR顯示器來看,智慧手機上已經相當普遍的TFT LCD和AMOLED均適用於VR裝置。感測器端如微機電系統(MEMS)、麥克風、慣性感測器(IMU,透過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提供裝置在運行中的位置與角度)、3D感測所使用的飛行時間(ToF)或結構光(Structured Light)技術,均為手機技術移轉到VR產業。

責任編輯:林美欣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