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新南向,台灣「在」亞洲的經貿合作驅動力
68秘書室(對外溝通小組)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台灣自2016年以來,在蔡英文總統上任後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現階段聚焦於落實經貿合作、教育與人才培育、公共衛生與國際醫療、區域農業以及社會鏈結等五大旗艦計畫的實踐與深耕。最主要的目標在於醞釀經貿與經貿之外的多元夥伴關係並深耕多面向參與的鏈結,具體強化台灣與鄰近新南向夥伴國家的共同體意識,以實質促進台灣參與區域共同體的建構過程。

新南向政策的具體成果當然不只是貿易轉移的成效,更充沛的合作動能的醞釀才是促進經貿制度性合作的基礎建設。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南向政策推動後,台灣與新南向夥伴國的交流強度提升,在彼此需求加強的牽動下,促進了多項制度性的合作安排與保障。舉例來說,我國政府積極推進與新南向夥伴國的合作協定,像是在雙邊投資協定方面的進展如與菲律賓(2017)、印度(2018)以及越南(2019)都有了不錯的成果。此外,在其他經濟合作領域方面,我國政府、民間企業、商會以及相關團體亦積極開展多元領域的合作計畫,包含擴大前述公共衛生與國際醫療、農業與教育的合作能量及效益。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廠商積極參與新南向交流與合作,甚至引領區域產業合作的新方向(如智慧城市與園區、綠色科技、智慧車輛零組件、電子商務、以及研發創新領域等)。

儘管近兩年來台灣與亞洲國家都遭到新冠肺炎疫災的肆虐,削減了新南向交流與合作的動能,但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而明朗,在疫後時期的新南向政策於經貿合作領域在既有的基礎上應更大步前進,筆者建議未來更應該落實三個強化,第一是政府應引領並再強化制度性的合作安排,一方面確保台灣與合作國(包含企業或廠商)於雙向經貿與投資合作的權益。二方面也可藉此加強台灣與區域經貿整合架構(architecture如CPTTP及RCEP)接軌的制度架構。

第二是再強化台灣於區域共同體中的重要位置與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台灣不應該只有在半導體(特別是晶片)的韌性供應鏈(resilient supply chain)中扮演要角,尤其是政府與民間社會應該協力推動台灣經驗與疫後生存鏈(survival chain)的緊密鏈結,除了製造業與高科技產業(特別是智慧製造)之外,包含與人民生存及生命安全相關的防疫與公衛相關產業的經驗分享與資源串聯,這是台灣在近兩年成功防疫並加強自我因應疫災治理能量的準備能量(preparedness)的積累。若能藉此超越狹義的供應鏈要角的侷限,而在疫後生存鏈的串接與發展過程中扮演關鍵力量,同時藉由新南向政策旗艦計畫群的再升級與推進,將可藉由政府與民間的協力合作綜效來提升台灣的重要性以及與區域的密切整合。

第三個再強化是要持續加強合作夥伴國及社會對於台灣的瞭解與支持,與台灣合作不僅無害,同時能共同累積暖實力(warm power)與韌實力(resilient power)才能落實對雙邊國家有利、對雙向人民有益的成果。對於企業與廠商而言,第三個再強化將能讓台灣「在」亞洲的雙向合作的過程與資訊更加透明,除了有助於降低交易成本與布局風險,更能藉此開創新的夥伴關係。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