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電動車將成下一個兆元產業!劉揚偉預告:鴻海原型車將被美國車廠採用
數位時代高敬原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電動車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你跟上了嗎?昨(26)日登場的玉山科技協會論壇上,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認為,未來20年燃油車將逐漸被電動車取代,整體產值將達到1.98兆美元,是晶圓代工產業的 20 倍,台灣擅長的半導體、ICT(資通訊)產業,是絕佳優勢。

此外,鴻海在科技日上,發表了三款電動原型車,納智捷(Luxgen)、中華車將是首批客戶,董事長劉揚偉透露,年底前還會多增加一個美國車廠客戶。

一場論壇中,充滿著紮實的資訊量,共通點,都指向「電動車」是台灣的絕佳機會。

劉揚偉:美國車廠將採用鴻海電動車

鴻海集團將擴大全球電動車布局,上週董事長劉揚偉與Gogoro 創辦人陸學森,跟印尼投資部長巴赫理(Bahlil Lahadalia)短暫見面交流,談的重點就是電動車布局。

劉揚偉說,之後鴻海在印尼會採用BOL (Build Operate Localize,,營運本地化)模式,跟印尼政府、當地廠商合作,會做四輪、兩輪的電動車,還有電池相關產業,可以說瞄準的是整個電動車生態系。

科技日上鴻海發表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款,第一波客戶除了裕隆集團旗下品牌,更預告年底前還會多一個美國車廠客戶採用。

劉揚偉多次提到,由鴻海發起的MIH聯盟,就是要替所有會員找出海口,最新的會員數已經來到2,040個左右,接下來會持續替會員創造更多生意與價值。

許多人形容,電動車買的不是車,而是一款科技產品。劉揚偉觀察,對台灣來說,電動車充滿機會與挑戰,未來供應鏈的機會,不會是傳統車身和底盤,而是軟體應用、IC半導體,台灣廠商如果可以好好把這兩項優勢轉移到汽車產業上,機會就發揮出來。

宣明智:電動車就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5年如果你是一個咖,肯定很優秀;2025年如果還不是一個咖,你很難變優秀。」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認為,20年後的世界,將會是電動車的天下。

他預估,未來電動車產值,會是晶圓代工產業的 20 倍,也是個人電腦加上智慧型手機產業總和的 2 倍,總計將高達 1.98 兆美元,電動車就是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餅很大,看到趨勢的業者肯定都會想參與其中,不過宣明智認為,「人人有機會,但個個沒把握」,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現在不跳進來參與,未來就沒機會了。

除了劉揚偉提到的軟體、IC優勢,宣明智說,電動車是一個因地制宜的產業,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道路規範、安全標準等,所以政府是可以控管的,在製造上可以變出許多玩法,前裝、後裝、拼裝都可能存在,電動車高度的在地化是必然的趨勢。此外,消費性電子殺價取量的商業模式,可能將不再適用,主要零組件也要盡量做到標準化。

他也預言,電動車不只是車子,以後也可能是行動住宅、行動辦公室,或是變成一顆巨型行動電源,甚至連網後還能變成行動基地站。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台灣很早就有電動車了,早在2010年,裕隆汽車就推出第一款電動車產品,只晚了特斯拉兩年而已,接著2012年,電動巴士也誕生,無庸置疑,台灣是有造車的能力。

傳統燃油車大約需要40、50顆IC晶片,電動車、自駕車則需要150顆以上,宣明智說,台灣是極少數擁有IC設計,到製造產業鏈的國家,任何廠牌只要在國內製造,都應該給獎勵,以把國內所有的供應商連結在一起,讓台灣可以練兵打世界盃。

總統府資政林信義也提到,台灣汽車電子產值約2600億元,4~5年後將到6000多億元,電動車將是兆元產業,台灣一定會有角色,他建議,不應該只做單一零組件,應該要做模組或是次系統,「未來2~3年,台灣一定要站起來,每個人要強強聯手,資源不要重複配置,趕快統合。」

布局自駕車技術,鴻海研發出小顆光達

電動車發展有一定基礎後,自動駕駛系統的搭配,也是未來重大趨勢。林信義表示,自駕車的「眼睛」車用雷達、光達,技術持續的突破跟演進。無論是停車系統、車用鏡頭、影像雷達,現在都有台灣廠商在布局。

從國際趨勢看,特斯拉已經開始採用光達(Lidar),有高精度、高辨識度等優點,就算在光線不足的晚上,也可以感測周遭障礙物形狀、距離等資訊,是自動駕駛必備的感測器之一。

林信義說,以前光達都是美國、德國廠商的天下,國內很多廠商也在投入研發,像是鴻海就是其中之一,他透露,現在鴻海已經研發出來一顆小顆的光達,「雖然比較小,但做出來了,我說要快啊,要趕快跟上」。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