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美國大力發展半導體引來連鎖反應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全球晶片嚴重短缺,在台積電、三星電子決定擴充美國晶圓代工產能的影響下,市調機構估計,2027年美國的晶圓製造市占率將拉高至24%,臺灣則可能下滑至40%、仍居全球之冠。

Counterpoint Research 13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2021~2027年,全球晶圓代工廠、IDM廠10納米(及以下)的先進邏輯(非記憶體)IC產能,預料會出現21%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其中,美國市占率將從18%攀升至24%,臺灣則會從55%下降至40%,南韓也會從20%下降至17%。不過,臺灣、南韓2027年的合併市占率仍會達到57%,遠多於全球其他地區。

相較之下,中國大陸2027年的市占率僅會略增至6%,主要是因為地緣政治競爭激烈,導致他們無法取得10納米(及以下)半導體製造設備。這會迫使中芯國際(SMIC)轉而增加較成熟制程的產能。

報告指出,2021年期間,10納米以下制程中,55%的晶圓產能都位於臺灣,其次是南韓(20%)、美國(18%)。

該機構相信,在美國晶片製造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的推動下,美國本土及外國廠商都會赴美投資,進而使該國2027年的晶圓產能市占率拉高至21%,超越南韓,且多數制程都會是5納米、英特爾(Intel Corp.)則會是7納米。

Counterpoint預測,到了2025年,全球7納米制程月產能將新增160,000片晶圓,5納米制程月產能則會新增100,000片晶圓。相較之下,2025年這兩種先進制程的每月需求則會增加至300,000-320,000片,屆時7納米、5納米制程供需有望變得較為均衡。該機構認為,除非全球半導體需求嚴重下滑,否則不至於出現供給過剩的情況。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