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歐洲半導體發展面臨挑戰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歐洲缺少許多未來重要領域如人工智慧、汽車或醫療設備等所需的半導體產品,為解決此問題,歐盟正致力於組織一半導體聯盟,希望縮小與美國、亞洲間的競爭差距,不過歐盟將面對各項挑戰。

一、歐洲半導體聯盟專案數位羅盤(Digitaler Kompass):
(一)目標:到2030年歐盟地區半導體產量增加一倍,全球市占率達五分之一;
(二)背景:全球晶片缺貨問題影響包括汽車產業等多個產業:
1.根據市調及顧問公司IHS-Market的數據,2021年第一季的汽車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
(三)投資金額: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投資1,400億歐元;
(四)預計生產5、3和2奈米晶片;在歐盟未有能力自行生產前,這些產品都委外給美國和亞洲業者。
(五)有傳言指稱,歐盟的計劃包括成立新公司,或者與台積電或三星合作,在歐盟建立一座大型半導體晶圓廠,地點可能選在法國、德國或波蘭。
(六)面臨的挑戰:
1.科技新聞媒體Bloomberg記者Natalia Drozdiak表示,歐盟企欲成為美國與亞洲業者的競爭者,但目前只能靠這些業者發展;
2.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SIA)的數據,建造最先進的大型半導體晶圓廠需耗資約200億美元,且要數年後才可能獲利;
3.對歐盟而言,半導體產業發展政策是新的,整個系統以研發為導向,加上中國、美國、台灣和韓國都正計畫擴產:
1)台積電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擴產;
2)三星計劃今年半導體相關投資將增加五分之一,達310億美元;
3)美國也正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在超過2兆美元的大型基礎建設計畫中,半導體產業發展佔其中370億美元;
4.奧地利印刷電路板製造商(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AT&S)執行長 Andreas Gerstenmayer表示,歐洲缺乏強大需求市場,無大型高階客戶如Google、Apple或Amazon等,建立大型晶圓工廠將是策略性錯誤;

二、法國獨立智庫Montaigne Institut亞洲專家Mathieu Duchatel表示,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集中在韓國和台灣,而歐洲則集中於基礎研究以及晶片設計的特定應用,如汽車產業。

三、歐洲半導體的式微
(一)根據德國電氣工程與電子工業協會(Zentralverband Elektrotechnik- und Elektronikindustrie;ZVEI)的數據:
1.2012年,歐盟地區仍生產其境內所需半導體產品的70%;2020年已減少到不到一半;
2.歐洲生產的半導體產品僅占全球9%;
3.歐洲僅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名列全球十大半導體製造商中,不過美國競爭對手高通(Qualcomm)正計劃收購恩智浦。
(二)20年前,歐洲藉強大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第一代手機生產,造就芬蘭諾基亞(Nokia)、瑞典愛立信(Ericsson)和德國西門子(Siemens)引領世界,隨著這些業者失去市場主導地位,晶片生產大量轉移到亞洲,如今亞洲業者創造全球約60%半導體營收;
(三)Gerstenmayer表示,歐洲以外地區競爭力崛起,一方面具供應鏈和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是歐洲技術客戶。

四、全球半導體市佔情況:
(一)台灣:20%
(二)韓國:15%
(三)新加坡:7%
(四)台積電和韓國三星公司主導全球半導體市場。

五、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
(一)若歐洲重建半導體供應鏈,將出現產能過剩情況;
(二)歐盟的半導體聯盟計劃對經濟發展並不切現實,因目前晶片供應短缺的原因,部分來自有些客戶受2020年美國將中國華為列入黑名單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而雙重訂貨所致;

六、ING-Bank認為:
(一)將短期供貨問題與必要的產業結構變化策略混淆,將帶來風險;
(二)晶片供貨瓶頸原因:
1.COVID-19疫情帶動消性電子產品需求上揚;
2.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5G)的發展,刺激相容性智慧型手機需求;
3.美國德州(Texas)今年2月中因嚴冬而一度斷電斷水並關廠;
4.3月底日本車用晶片供應商瑞薩電子(Renesas)一工廠火災,加劇供貨瓶頸。
七、Bosch將於9月在德勒斯登(Dresden)興建半導體工廠。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