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歐盟將會面台積電、Intel!想吸引兩大晶片巨頭設廠,但歐洲還缺少這些要素
數位時代陳建鈞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全球陷入半導體短缺的困窘,使得歐盟無法再對自身貧弱的半導體產業坐視不管。歐盟內部市場執委蒂埃里.布勒東(Thierry Breton)將在4月30日與會台積電及Intel兩大晶片巨頭,試圖強化歐洲內部的半導體製造能力。

歐洲執委會指出,布勒東30日將與台積電歐洲子公司總經理瑪利亞.默塞德(Maria Marced)舉行視訊會議,並會面Intel執行長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布勒東表示,他們期望能提昇歐洲的半導體製造能力,同時維持與國際夥伴的關係,「不過前提是由我們主導。」

車用晶片短缺喚起危機意識,歐盟要讓歐洲成為半導體重鎮

從去年底開始,車用晶片不足的問題席捲全球,身為各大車廠重鎮的歐洲自然成為這起災難的核心,也喚起對晶片製造業被掌握在他人手中的危機意識。

今年2月時,歐盟便開始探討於當地建立先進半導體製造設施的可能性,希望降低對亞洲及美國的依賴,目前歐洲占全球半導體產量不到10%,相對地,美國占比約為12%,而亞洲則高達50%以上。

歐盟當時對外表示,台積電及三星是可能的合作人選,但尚未定案。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則指出,他們計畫夥同歐洲17個國家一同投資半導體技術,預計資金上限可達到500億歐元。

阿特麥爾推估,半導體公司將占總投資的60%至80%,而歐洲各國則會補貼20%至40%的支出。歐盟認為,擁有半導體製造能力、建立「數位主權」能夠幫助歐洲緩解地緣政治的壓力,同時也能提昇歐洲的競爭力。

即將舉行的會議中,布勒東則計畫能夠說服其中一間半導體巨頭赴歐洲設廠。歐盟期望能在2030年以前,將半導體產量提昇一倍,達到世界整體產量比例的20%。

且不只追求產量倍增,歐盟更希望能擁有先進的2奈米晶片製造工廠,並不單單謀求車用晶片所需的成熟製程。由於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無可爭議,消息人士指出,目前歐盟在兩者之中更屬意台積電。

整體環境、供應鏈建立前,恐難以吸引台積電

只不過,台積電很可能對赴歐美設廠興致缺缺。先前決定在美國鳳凰城建立新廠房後,有日本媒體披露,台積電進行評估發現,在美國設廠成本高達台灣的6倍,同時供應鏈對一同赴美感到遲疑,法規、材料、物流、人力等問題都尚待解決。

台積電很有可能在歐洲遇上同樣的難題。分析師也認為,在歐洲設廠是個錯誤的策略,當地既非高階電子產品的生產基地,也沒有現代化的晶片設計產業,不是個適合設廠的好選擇。

而Intel則在公佈IDM 2.0計畫,打算砸200億美元擴建產能時,便透露他們有意在歐洲進一步設廠。目前Intel在愛爾蘭擁有半導體生產設施,可製造14奈米的晶圓,並預計未來可用於7奈米晶片生產。

最初預計的人選三星,至今歐盟似乎尚未有進一步的接觸。三星的半導體工廠則都位於亞洲及美國,且多數集中在韓國境內。今年初時,三星曾傳出考慮斥資逾百億美元,在德州擴建新廠房的消息。

但就如台積電在美國遇到的困境,倘若歐盟想建立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除了與台積電、Intel等晶片大廠接觸外,勢必也得投資材料、物流甚至封裝等上下游產業,打造出合適的環境,才有機會取得成功。

資料來源:ReuterExtremeTechBloomberg

責任編輯:錢玉紘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