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來來來,回台灣創業」!後疫情全球人才重聚,台灣新機會在哪?
數位時代James Huang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無論是避疫或回台度假,一場讓一切按下暫停鍵的新冠肺炎,讓原本沒機會回台的人們聚在這裡,台灣也意外成為持續交流運作的商業環境。這其中,有機會產生火花嗎?

今年3月6日,全球許多地區都有運作的紅杉資本在其官方部落格,發出一篇給所有旗下投資公司的創辦人與執行長們的公開信,由合夥人林君叡(Alfred Lin)所寫,標題為「新冠肺炎:2020的黑天鵝」,提醒創業家們做好準備,預示著動盪的開始。

同一時間,來自台灣,與夥伴創業一年多的趙中廷也越來越心急。「一月底左右,(美國)灣區陸續有零星的新冠肺炎個案傳出,網路上也隱約開始躁動」趙中廷說,「在灣區,你如果在大公司工作,就會加入很多不同的群組」,他解釋,隨著至尊公主號(Grand Princess)乘客遭爆染疫,隨後爆發下船檢疫的混亂,「各個群組也愈發開始討論大公司擬定遠距工作的相關計畫,並陸續通知員工在家上班。」

感受過台灣在SARS期間抗疫艱辛,但同時也因身處北美近 20 年,知道美國人民爭取絕對自由,社會壓力會斷然拒絕在公眾場所使用口罩,趙中廷明白,「COVID-19絕對會是個大事,美國民眾會難以抵擋這場災難。」本有計畫在暑期返台的他,與創業夥伴商量後,決心為了保護妻小健康返回台灣。

開始改機票卻進入另一場惡夢;「航空公司、信用卡點數服務與線上旅行平台的客服電話根本打不進去!」趙中廷回憶「我們就在電話前不停地等,轉接之後,一小時、兩小時,直到斷線再打。」

「最後,運氣很好,直接買了三張不到一週內的機票,東西也來不及收,只帶了些個人物品就回到台灣。」趙中廷看著窗外悻悻地回憶,「真的像是逃難的感覺,家裡冰箱還有食物沒有收,養的植物也來不及照顧。」趙中廷說:「回台灣可能是我 2020年最好的一個決定」」

無獨有偶。從小在美國出生長大,正準備再次創業的連續創業家徐旭明,也感受到同樣的壓力。「本來我計畫在二月開始開設新公司,地點都找好了。」徐旭明說,「但美國開始有新冠肺炎的疫情傳出,許多朋友的投資都直接叫停,讓我意識到我這約可能也沒法簽了。」徐旭明口中的朋友,許多也和他一樣是台裔美國人,曾經多次創業,也分別出場,並早已開始做新創的天使投資人。

「小孩的學校開始停課,也聽聞更多大公司開始實施在家上班,這些情況都讓我越聽越不對。」四月中,剛結束自主健康管理的徐旭明,一邊描述加州的緊張狀況,還一派輕鬆地與我們一起吃著他最愛的台灣美食,一邊說,「我平常就還是會往來亞洲,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一聽到城市宣布在家避難,馬上買了機票,全家趕在第一時間離開。」

對徐旭明來說,台灣,原本像是外婆的澎湖灣,是家長曾經住過的地方。孩童時期陪同父母回到台灣拜訪親戚,美食的滋味在他的腦海裡留下深刻回憶。新冠肺炎疫情以前,他很少在台灣待上超過一個月以上,和許多朋友一樣,自身參與主要的商業活動都在美國本土、香港、中國甚至日本之間進行。

台灣醫療能量強,疫情下成國際亮點

新冠肺炎彷彿替全球化的商業環境按下了暫停鍵,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各國紛紛進行國境管制、商業活動也因此大受影響;回台避疫,成為這些能夠從不同國家或地區回到台灣,親疏遠近各不相同的朋友口中的關鍵字;有些人甚至自嘲是新冠肺炎難民(COVID Refugee)。

但,商業環境並沒有真正停止運轉;在這波抗疫浪潮裡,相對安全仍在運作的台灣,也更顯出價值。

「從四月開始,我們就接獲了許多來自日本的明確需求。」兩家不願意曝光的生技類新創創辦人向《數位時代》透露,「因為日本當地疫情,導致許多生技公司、學校或藥廠的實驗室停擺,不止許多實驗做不下去,實驗所需的生命物質也開始匱乏,他們需要尋求外界幫忙,所以找上我們。」比翼資本執行董事暨比翼加速器執行長陳彥諭(Arthur Chen)也提到,許多新創開始注意到台灣。

「台灣醫療院所的資訊化與國際化程度高,許多醫療院所都長期與日本、美國醫學中心交流,整體的醫療水準與品質早就受到國內外肯定。加上控制住疫情,醫療院所並沒有承受高度的風險,也沒有承受重度的醫療負荷。」陳彥諭觀察,這些特色吸引了許多原本可以在國外運作的生技、醫療類新創注意到台灣。「無論是醫材或藥物開發,如果你拿了投資,也預備進入臨床試驗,現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下幾乎都得喊停;這時,安全而持續運作中的台灣就是一個可行的選項。」

也因此,比翼資本也邀請諸多台灣夥伴,包含宏碁健康、華碩健康、研華、台北醫學大學與秀傳醫療體系等不同單位,推出了跨國虛擬企業加速平台「Health for all」,協助國際新創對接台灣的的醫療生技領域的豐沛資源「過去我們必須積極去交流接觸,自我介紹台灣有多好。」陳彥諭說,「現在,超過 200 天零本土病例就是最好的宣傳,全世界醫療領域的朋友都知道台灣抗疫的實績,許多今年無法實體運作的國際加速器都找上門來,推薦新創與台灣機構進行合作。」

「停留在台灣最長時間」—如何留住歸國人才成一大考驗

「從這些合作中也發現我們依然有盲點。」陳彥諭提醒,「這次與這些新創接觸,許多國外的投資人、創辦人,只知道台灣的醫療體系很好,但沒有意識到台灣是半導體與 ICT 硬體製造大國。」他提醒,對國際夥伴來說,這兩者的跨域連結印象並未如此強烈。「這些新創、投資人或加速器計畫通常是被吸引來做研發、軟體數據或臨床測試後,才發現原來也可以在台灣設計、生產或製造。」

時間,並不等人。

「無論是就業金卡、華僑、或是仍保有中華民國籍,這些人因為避疫也好,家人安全也罷,這可能是他們成年後,停留在台灣最長的時間。」SparkLabs Taipei 共同創辦人與管理合夥人邱彥錡(Edgar Chiu)分享,三月起陸續回到台灣的創辦人、投資人、連續創業家們,很快地就開始找上門來。「一開始,他們需要的是辦公空間,回到台灣至少不用被關在家裡避難,原本全球各地的商業合作或投資都還在繼續,他們需要一個可以討論、開會、互動的空間,TTA(Taiwan Tech Arena)就成為很好的選項。」

科技部多年來在台北小巨蛋為新創、科技人才打造的共同工作空間 Taiwan Tech Arena 因為位處台北市中心,同時擁有活動、交流、會議、共同工作空間,已經逐漸成為許多國內外投資人、新創團隊都熟悉的商業環境。「這些避難朋友們在這裡,他們開始找尋重啟創業、投資的可能性。」邱彥錡分享,「剛開始,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辦公空間,對於早就習慣遠距工作的他們,換到台灣來可以說是無縫(Seamless)接軌。」

但是,很快地,這些長期待在北美的連續創業家或投資人就發現了問題,邱彥錡歸納:「首先,他們發現自己缺乏本地的企業連結,另外他們也發現,在台灣談商業合作,還是很喜歡面對面,用中文交談。」他觀察:「台灣的商業環境有自己的文化,這讓這群歸國者一開始很挫折,但他們也發現這也許正是之前某些新創出海難以克服的問題,每個市場都有各自的文化與慣習。」

另外,如何招募好的人才對他們來說也非常困難,人脈、是否已經準備好經驗與能力面對大市場、溝通都是難題。邱彥錡說,「雖然我們覺得台灣的人才可以與世界競爭,但工作方法、溝通模式、習慣與技能相對參差不齊,這些人為了要能夠成功在本地建立團隊,需要花費更多力氣。」

如今在台灣都已經有團隊,分別創立電商數據服務 Tresl 的趙中廷,與以資料為基礎的健身工作室Kinetik的徐旭明都有同感,趙中廷有感而發指出,「人很難找,我們在本地的人脈連結也都才剛開始,通常都透過人介紹人來發掘更多人才」;徐旭明也表示,「尤其是好的使用者經驗設計師,擁有一定規模服務經驗、可以掌握設計架構的人更困難」。

COVID-19:台灣新創環境的新轉角

「如果你只是把這群人當作是為了避疫,而暫時來到台灣,僅會蜻蜓點水的新冠肺炎難民(COVID Refugee),就完全忽視了歷史所創造的機遇。」

邱彥錡說,「仔細回顧台灣這個島嶼,所有說漢語的我們,其實廣義來說都可能是難民的後代,」Meet Jobs 創辦人林昶聿提醒:「每一個歷史的轉角,都把不同背景的人們,帶來這個島上,強迫他們一起生活一陣子;事實上,每一次都有迸出新東西。」 林昶聿說:「從食物的流轉如四川牛肉麵、蚵仔煎,到地方信仰中心的廟宇建築、教會醫院,甚至軌道系統,這環境滋養了不止一代人、更多門產業,讓台灣可以在世界上有更多角色。」

邱彥錡也提醒大家反思,「重點是包容與我們面對新事物的態度;當國外競爭者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不得不慢下來,台灣是否有機會加快步伐,甚至能彎道超車?」

責任編輯:錢玉紘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