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彰化成離岸風場一級戰區,電網併網挑戰多,台電新課題有哪些?
數位時代陳映璇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隨著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電網穩定度成為重要課題。當2025年5.5GW離岸風電準備併入台電電網,相關的併聯作業、技術仍需建立共識。

隨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電網的穩定度備受挑戰,相關基礎建設的強化需事先準備。台灣預計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以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為主力,吸引外商來台投資,但到底再生能源對於電網的影響,台灣做好評估了嗎?

目前工研院已促成台電、經濟部能源局、業界三方成立15人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併網技術規範委員會,將強化台電在併聯技術的規範建立。

再生能源併聯規範不足,工研院發起委員會討論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提到,再生能源電力具間歇性特點,沒有日照、風,太陽能、風力發電廠就無電可發,這與火力、核能等傳統發電方式、穩定持續供電的型態不同,將對原有電網造成負擔,「若無法做好調節、預測,再生能源就會成為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

怎麼避免造成電網壓力?像是英國就建立了電力輔助服務機制,協調電力輸出、搭配多元供電,減少電網衝擊。

再者,國外對於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併聯相關辦法都是上百頁,台電卻只有7頁,顯示台灣再生能源的制度還在建立中,台灣在併網技術方面需要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建立一個新規範。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已促成台電、經濟部能源局、業界三方成立15人的再生能源發電系統併網技術規範委員會,強化台電在併聯技術的規範,預計8月初會進行第一次會議,透過這個平台來建立共識。

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理事長盧展南就提醒,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將展開招標,台電卻還處在寬鬆的併聯規範,若不及早因應,未來台電得付出更高的代價。

業者嘆電力併聯作業繁瑣,歐洲經驗與台灣的落差

對於台電現行電網併聯規範,開發商有兩個擔憂。負責彰芳及西島離岸風場的開發商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電力工程總監雷正義提到,現在共有5家開發商(沃旭、CIP、中鋼、海龍、台電)聚集在彰化開發風場,「5家開發商,同時併接在同一個(電力)開閉所,升壓站也都靠在一起,歐洲從沒有這樣的例子。」

延伸出一旦供電發生問題,責任歸屬該怎麼釐清,現行法規尚未完善,目前台電也與相關業者進行溝通討論。

其次,完成國內首座離岸風場「海洋風電」開發商上緯新能源提到,現行風機併聯申請作業還停留過去特高壓用戶的申請機制及紙本作業,一來一往就耗費許多時間,往往到了真正送電時間點卻碰上無風、不能發電的狀況,還要再重新打電話,進行紙本蓋章完成手續。

「過去海洋風場併聯22支風機,未來上看百支風機,若還是用傳統紙本作業,會造成時間上的困擾。」上緯新能源電機部經理孫世傑建議,簡化申請流程與措施。

達德能源電力部總監張嘉文認為,目前台灣都是採用最先進的風機,像是達德在雲林允能風場採用新型8MW風機,由於目前的風機系統商具有功率因數調整能力(註:功率因數會影響供電品質),他建議台灣可與風機商討論,如何把最先進技術納入台灣的需求,讓電網維持穩定。

台電攜手民間儲能業者,提升供電穩定

關於併聯作業,台電表示,未來會隨著太陽能、離岸風電併網,做滾動式檢討。

而在穩定供電上,目前台電盤點2025年前儲能需求量上看590MW,透過儲能設備,維持電網頻率的穩定,其中160MW由台電自建,其餘430MW需求量將逐年釋出,成為儲能業的機會。

今年台電首度對外開辦「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採購,在7月決標,共吸引30家業者投標,最終由5家廠商得標共15MW容量,得標廠商包括翰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5MW)、台普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MW)、台泥綠能股份有限公司(5MW)、聚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MW)、大同股份有限公司(1MW),儲能電池供應商包含特斯拉、能元科技、三星及歐美等國內外大廠設備。台電希望攜手民間儲能業者合作,持續提升供電穩定,

責任編輯:蕭閔云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