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在中美貿易戰緊張關係下,臺灣企業刻正考慮轉移至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協國家投資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TRA)秘書長葉明水(Walter Yeh)頃接受馬來西亞媒體馬新社專訪時稱,在持續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中,許多臺灣企業選擇離開中國大陸,刻正考慮返回臺灣或轉移至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協國家尋找合適的投資地點。

根據該協會(TAITRA)統計顯示,目前約有8萬家臺灣企業,在中國大陸營運,其中多數為小型公司。當中許多生產或經營機械產品、電子與自動化設備供應給汽車和航太產業使用。巧合的是,汽車和航太產業為馬來西亞優先發展產業。許多

臺灣企業高管認為這與馬來西亞企業良好契合,因為馬國刻正努力使前述產業佔據全球重要地位。

葉秘書長指出,臺灣的兩大主導產業為資訊(IT)和機械製造產業。作為全球第四大工具機和零組件出口國,過去幾年臺灣透過1,000多家精密機械製造商和1萬餘家下游供應商的網絡出口這類產品,年均出口額達40億美元。

由於刻正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使許多買家和賣家深感不安,鑑於供應鏈的全球化特徵,臺灣企業正在尋找新的初創企業的替代廠房地點。這符合臺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該政策主要側重於與東協成員國和印度的合作。該政策旨在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拓展東協國家的巨大經濟和貿易潛力,特別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2015年12月啟動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EC)引起了臺灣產業界的極大關注,臺灣產業願意提供高水準人工智慧的獨特技術,這是台灣產業面向未來的主要發展支柱。

葉秘書長表示,隨著全球供應鏈的快速重組,近年來南亞和東協經歷了驚人的增長。臺灣經濟與這兩個區域緊密聯繫。當然,馬來西亞對臺灣而言是一個深感興趣的市場,臺灣企業熱衷在馬國拓展新市場。臺灣與東協國家在技術、貿易和商務等領域建立了密切聯繫。許多臺灣企業採取的策略是「在東盟區域內經營」,透過在東協其中一個成員國建立製造樞紐,拓展逾5億總消費者的合併市場。這與臺灣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一致,旨在加強與東協成員國間的貿易和商務活動。隨著全球供應鏈的快速重組和東協成員國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增長,臺灣經濟已高度與東協地區融合。今天,東協為臺灣第二大出口市場和投資目的地。臺灣與與東協國家在技術、旅遊、教育、勞工和文化領域有著密切聯繫,包括企業對企業的聯繫。

TAITRA將採取三項主要措施:(一) 加強人力資源網路;(二)提供營銷管道,包括組織展覽,組建買家網絡,啟動營銷聯盟等以及(三)開設產品推廣中心,以期為臺灣企業與東協經濟共同體提供深層次、長期性和多樣化的管道,建立夥伴關係。

葉秘書長另針對日益增長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對臺灣業務的影響時稱,短期內臺灣企業可能不得不轉移其生產業務,但由於市場變化,渠等也可能受益於電子與機械的新訂單。從中長期來看,臺灣企業仍有必要擴展至美國和中國大陸以外的其他潛在市場。鑑於其彈性和適應性,臺灣企業能夠更好地與合作夥伴(包括東協區域)合作,開發美國與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

TAITRA刻正努力鞏固臺灣作為全球智慧製造中心的地位。臺灣的兩項產品類別─資訊和機械領域,為臺灣的產業優勢所在。臺灣的工具機產品是獨一無二的,具有高度先進的創新功能,旨在通過機器人和自動化的部署來處理複雜的製造功能。

2018年臺灣工具機和零組件出口額為45.65億美元,較2017年成長8.28%。臺灣將其工具機和零組件總產量的80%出口至138個國家,幫助太陽能發電廠,主要半導體製造商,面板產業,跨國汽車製造商以及其他產業進行創新,並通過一系列先進的工具機生產具競爭力的產品。部分在大台中地區經營的臺灣企業,也是1,500家精密機械製造商的所在地,也與馬來西亞居林高科技園區(KHTP)的企業建立聯繫。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擁有龐大的機械和電子製造商集群,為臺灣經濟貢獻了逾一兆新台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