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字體大小 文章分享-Facebook 文章分享-Plurk 文章分享-Twitter
「華為禁令」遍地開花,中國扶植半導體業連下猛藥
數位時代陳建鈞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
美國華為禁令頒布後,中國半導體產業先是迎來一波股市大漲,政府又祭出減稅措施扶持,成為投資者、中國政府雙雙矚目的焦點。

上週川普的「華為禁令」一出,興森科技、長電科技等中國廠商股價大幅上漲,儘管股價暴漲可能只是曇花一現,但華為遭遇的困境,卻開始讓中國加速扶植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

本週開始,Intel、高通、博通等晶片大廠紛紛跟隨禁令的腳步,暫停向華為供貨;甚至日本軟銀旗下半導體設計公司ARM也宣布中止與華為的合約,加入抵制行列。

中國祭減稅措施,盼刺激半導體產業發展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財政部於22日宣布,為支持晶片設計與軟體產業發展,推出「兩免三減半」優惠措施,相關企業前兩年免課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起則稅率減半,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扶持力度。

長久以來,晶片產業一直是中國科技領域的軟肋,為了在高科技領域和太平洋另一側抗衡,中國付出大量心血,卻始終未能在半導體領域培育出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選手。

自2005年開始,中國便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去年更進口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電腦晶片,這個數字比花費在石油上的金額來得更高。中國對進口晶片的強烈依賴,已經成為美國封殺華為的武器。

中國很早就意識到晶片仰賴進口帶來的致命問題,過去多年來,中國政府已在晶片產業投資數十億美元,給予相關企業資金援助、稅率減免等各種優惠措施,朝晶片大國的方向持續邁進。

2015年時,中國公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其核心戰略目標就是晶片產業的自給自足,期望2020年實現40%晶片自產率;2025年達成70%。不過就實際情況而言,2018年中國晶片自產率僅達15%,離設定的目標還有相當大段距離。

2018年中興被美國禁運,遭受毀滅性打擊的經歷,更令中國清楚地意識到晶片產業的重要性,騰訊執行長馬化騰當時表示,被中國人譽為「新四大發明」的行動支付,只是表面的輝煌,若缺乏手機、晶片與作業系統,中國毫無辦法與人競爭。

華為禁令帶動中國半導體股市大漲,但真的會有變化嗎?

這次華為遭遇的困境,再次激起中國境內投資者對半導體產業的關注,本週中國半導體股市上漲逾5%,上海資產管理公司V-Invest基金經理Reagan Li認為,投資者押注中國內部替代供應商是合理的,但目前尚未在基礎面上看見太大的變化。

川普的華為禁令打亂了全球供應鏈,看似為中國企業創造「篡位」的機會,但中國企業當前的技術,卻很難善用這個機會。中國半導體企業大多只能生產相對簡單、非關鍵性的零組件,最核心、複雜的技術依舊得仰賴外國進口。

也就是說遠水救不了近火,華為的當務之急是在不依靠美國晶片的情況下存活下來,在這一點上中國半導體產業卻幫不上忙。

另外在環境因素上,半導體市場目前正處於近10年來的低谷,研調公司IHS Markit預估,2019年晶片市場營收將下降7.4%,從2018年的4,820億美元,降到4,462億美元,創下自2009年來最大下滑幅度。

根據Wind的統計資料,2018年中國共計有11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其中25家處於虧損狀態,儘管政府祭出減稅措施,期望刺激產業成長,短時間中國半導體產業恐怕難有太大的進展。

資料來源:路透社紐約時報

訂閱電子報 友善列印 字體大小:
獲取產業訊息零時差!立即訂閱電電公會電子報。